最近在加拿大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41%癌症是因生活方式和環境因子所致。
研究人員指稱:「我們結合了過去這24個因子的每一個族群可歸因危險性(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計算結果來評估24個危險因子。如:
- 吸煙[包括被動和主動]如吸二手煙
- 超重和肥胖、體力活動不足
- 飲食[水果和蔬菜攝取量不足
- 纖維攝取量不足、過多紅色和加工肉類、吃太鹹、鈣和維生素D攝取量不足]、
- 酒精、荷爾蒙[口服避孕藥和荷爾蒙療法]、
- 感染[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簡稱為EBV)
- B型和C型肝炎病毒、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 空氣污染、人工紫外線輻射、氡(radon)和水消毒副產品)。」
研究人員發現,40.8%的癌症可歸因於上述24個因子。「吸煙是癌症的最主要致病原因,估計佔所有癌症病例的15.7%(2,485例),其次是身體缺少運動和體重過重,估計分別造成7.2%和4.3%的癌症個案。」
其他因子所導致的癌症病例則不到4%。研究人員總結道,若能結合運動和有意識地努力避開引發癌症的環境因素,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研究中另外也考量了過量的糖是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觀念,這在當今社會是很常見的。目前,80%的包裝食品中都含有某種形式的果糖。
過多的脂肪攝取量也有害身體。事實上,2017年7月發表在《臨床腫瘤學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飽和脂肪攝取量與吸煙者和已戒菸十年者的肺癌風險有關。另一方面,燒焦肉類和燒烤肉類會增加胰腺癌和乳腺癌的風險。
蛋糕也是加工食品。香港營養師潘仕寶(Sally Shi-Po Poon)指稱,「加工食品」可說是為了方便起見,而以任何方式改變食物自然狀態而製成的食品。常見的加工食品包括早餐穀類食品、罐裝和冷凍蔬菜、麵包、義大利麵、洋芋片和餅乾等美味小點心、微波食品或即食餐(read-to-eat)、油、如午餐肉(luncheon meat)和肉乾肉類等加工肉類,以及如咖啡、果汁和牛奶等飲料。
但並非所有的加工食品都不健康,營養師潘說。例如,牛奶需要進行巴氏消毒,因此需要改變其天然狀態,以去除有害細菌。健康設計師創始人兼資深營養師Vin Ip認為,一些加工食品對健康無害,並指出:「輕度加工食品(Minimally processed foods)幾乎與未加工食品相同,因此可以安心食用。」
無論如何一定要避開的是高度加工食品,例如培根、義式臘腸(Salami)和香腸等熟食肉類,因為它們鹽量、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高,可能會致癌。「每天吃50公克的加工肉類,相當於四片培根或一條熱狗,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18%。」潘說。
資料來源: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