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Telangana村:有機農業協助農民脫貧

實施有機農業,農民不再有健康問題。(攝影 G.V. RAMANJANEYALU)

過去,負債使農民自殺很常見;但現在,此情況已改善了。發展有機農業後,Telangana村將原先貧脊的土地重生為生機盎然的農田,農民克服自殺以及健康問題,並增加家庭收入。

Telengana村翻轉自身命運

曾經有一段時間,Enabavi只是一處位於Telengana,在Waranga乾旱平原上的貧困村莊,在飽受沮喪的農民中,有部分人選擇自殺以逃避債務與貧困,但一處住有52戶家庭的小村莊拒絕放棄並聯合眾人的力量改變命運。

2006年,Telengana村創造了農業歷史,成為第一個無農藥、化學肥料以及基因改造作物,以實踐完全有機耕作的農村。從那時起,數以千計的人們造訪了Enabavi,欲從其永續發展的生活型態中汲取經驗。同時,這項成功的有機農業轉型案例,在透過由印度電影明星阿米爾.汗(Aamir Khan)所主持的熱門電視節目《真相訪談》(Satyamev Jayate)向公眾展示後,更加為人所稱道。

健康問題層出不窮

穿越貧瘠的土地、巨大的軋棉廠,以及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擁擠的棉花市場。可以看到放牧的綿羊與牛隻,綠色田野與牛車,描繪出一處典型村莊的畫面。在他們開始成為有機綠洲之前,村民們正不斷努力解決許多問題。

農場內,與不斷提升的投入成本呈相反趨勢的是其低產量,加之農民自殺率的攀升以及健康問題,迫使Enabavi村民以溯源模式運行。他們決定避開化學產品,並採用有機栽培,此舉帶來了許多正向且積極的改變。

皮膚病常見於長時間投入化學農場的男性與女性農民身上。「在懷孕初期的婦女,由於仍長時間處於施用化學農藥與肥料的田間工作,經常使她們流產。」已三次流產的Ponnam Padma告訴VillageSquare.in。同時,農民也經常抱怨呼吸困難,頭痛以及嗜睡等健康問題,不僅如此,作物歉收導致債務增加迫使許多農民自殺,更加劇了已故農民家庭的財務問題。

有機農業成為解決方案選項

當村長Ponnam Mallayya在村裡展開協商,村民們已經有了團結意識,一起為問題尋找解決方案。社區之持型農業中心(CSA)與農村運營與計劃協會(CROPS)等組織,鼓勵他們將Enabavi打造成一處無化學的村莊,因此村民們決定施行有機耕作。這個決定並非在一天之內完成,起初村民們猶豫不決,他們花了很長時間才接受這個嶄新想法。

一位農民回憶起他們腦海中的擔憂:「有機農業能夠帶來獲利嗎?它能解決我們的健康問題嗎?它能減少債務嗎?」當CSA與CROPS的專家向村民們澄清疑慮後,他們同意放棄化學農藥的耕作形式。轉向有機農業,使ENABAVI的乾旱土地重回綠色,感謝村長PONNAM MALLAYA的倡議。(攝影 CHITHRA AJITH)

有機耕作的多重報償

由於大多數村民都是農民,每戶擁有幾英畝土地,52個農民家庭在272英畝的土地上辛勤工作。 他們轉而使用傳統種子,天然殺蟲劑與肥料。畜牧業也重新在農業生產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每個家庭約有五頭牛,一家私人乳品廠一直在收集過剩的牛奶,遂增加了農場收入。

如今,農民們以有機廢料與牛糞作為天然肥料;以大蒜、青辣椒、印度苦楝以及其他有機材料作為農藥製作來源;以萬壽菊或是其他氣味強烈的花朵所築成的有機籬笆則可以防止害蟲進入,即使是自牛棚洗過的漿液也可用作肥料。「過去,每英畝所需的化學肥料達3,500盧比;現今,有機肥料僅需500盧比。」Ponnam Padma告訴VillageSquare.in。

有智慧的水資源管理

過去,Telengana村內有一個池塘,而農民們會在有水時耕作,大多數種植棉花,其餘時間則讓土地休耕;在施行有機耕作時,他們尋求專家意見以便更好地管理水資源。他們鑽了26口管井與11口敞開式水井,隨後他們開始有計畫地收集雨水。

明智的用水方針使原先貧脊的土地重回生機,伴隨著棉花、蔬菜與豆類的耕作,轉向多作物與作物輪作的方式。他們放棄了種植基因改造棉花,但由於當地土壤條件適合種植棉花,村民們遂發現有機棉有良好需求。「買家到此是為了確保他們能夠獲得所需數量。」Mallayya告訴VillageSquare.in。「即使奶牛是食用了基因改造棉花的葉子,也曾患有疾病。」一位當地村民說道。但在施行完全有機耕作後,現在該村幾乎沒有健康問題,也免受了皮膚乾燥、瘙癢以及對相關皮膚損傷的抱怨之苦。

農民們組建了自助小組,用以分享種子,並為他們的農產品進行集體談判。他們透過Sahaja Ahara這個品牌的營銷渠道以銷售農產品,並標明為天然食品。 「從2006年開始,Enabavi在農業方面確立了完全有機村莊的耕作模式。」CSA執行董事G.V. Ramanjaneyalu告訴VillageSquare.in。同時,作為有機農作,Enabavi的產品在市場上有很高的需求。畜牧業的重要性已重新納入ENABAVI的有機農業生態鏈。(攝影 CHITHRA AJITH)

資料來源http://www.huffingtonpost.in/village-square/how-this-telangana-village-banished-poverty-and-farmer-suicides-through-organic-farming_a_23316501/

Chithra Ajith是位於Kozkikode, Kerala的記者。

本文發佈在VillageSquare.in這是一個專注於印度農村的公共利益交流平台。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