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電廠
在埃及,幾乎每天都有陽光、太陽能電池全速運轉。由於獲得德國資金以及技術層面的援助,這個國家開始大量依賴綠色電能。
受太陽神眷顧的埃及
天空沒有一片雲,太陽每天照射9到11個小時。若想蓋一座太陽能發電廠,這個在非洲東北部的沙漠國家–埃及的天氣是無可挑剔的,也是最佳選擇。埃及位於地球的太陽帶(北緯37度以南的地區,日照較長),有利於利用太陽能的最佳地區;太陽垂直照射平均每年/每平方公尺2000到3200千瓦小時之間。
由於近年來科技的進步,無論是太陽能還是風能所產生的電力,都比過去便宜許多,這幾年,阿拉伯國家發現再生能源的好處。尤其在沙漠地區,有越來越多的太陽能發電廠和風力發電廠正在興建或規劃中,而埃及甚至將自己置於太陽能利用的先驅之列。
1913年,世界第一批太陽能發電廠在開羅的南部郊區馬底(Maadi)開始運作,並且由美國科學家Frank Shumann開發。在5個60公尺長的太陽能電池板中,拋物面反射器(可收集分配來自光或聲波的能量)加熱驅動蒸汽機的液體。該電廠能擁有50馬力的功率,並可將水抽入田中。
1916年7月,紐約時報全版刊登Shumann在太陽能發電的發展。善於觀察的人便可藉此得之,此地區有一天可能成為「世界的太陽能發電站」。
埃及阿斯文的日落。(圖取自flickr)
與德國合作,推動太陽能源發展
然而,目前埃及僅有10%的電力來自再生能源,90%來自火力發電。雖然可再生能源相當具有競爭力,不過長久以來,太陽能電池和風力渦輪機的價格,對新興市場而言相對較高。而埃及政府則制訂了一些計劃,至2022年為止,太陽能電池應覆蓋埃及總電力約20%;到2035年,則須達到37%。
近年來,埃及彙整來自全國各地的相關數據,政府部門在「埃及的太陽地圖集」(Sonnenatlas Ägypten)中紀錄了這些資訊,其中包含埃及所有地區,每年每一天的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為取得在能源轉型方面獲得迅速的進展,埃及與世界綠能先驅-德國緊密合作。
在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reditanstalt für Wiederaufbau, KfW)的資助下,前後建造兩座380兆瓦的風力發電廠。此外,埃及與德國在開羅成立綠能和能源效率聯合委員會,其為家用電器提供技術性支持與測試設備以提高家電品質,並向民眾宣導再生能源以及能源效率的相關知識。
2014年,埃及沿用德國的乾淨能源補助辦法。在埃及,若民眾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或風力發電渦輪機,政府使用固定價格回購電力。
但即使在埃及這樣自許為太陽能發電能源的國家,較偏遠的綠洲城市,至今仍使用柴油發電機,因為根本沒有線路或電網,無法使用綠色能源。所以,來自開羅的太陽能公司KarmSolar正在埃及全國設置小型的太陽能發電廠,提供偏遠地區價格實惠且環保的能源。

Ahmed Zahran project at Marsa Shagara
KarmSolar提供穩定綠能、創造就業
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Ahmed Zahran創立太陽能公司KarmSolar,並在2013年簽到第一份合約,在西撒哈拉沙漠改建水泵浦,將其轉換為使用太陽能運行。其後,更多的合約隨之而來,如在開羅西南方400公里的綠洲城市Al Bahariyya設置以太陽能發電的泵浦以及灌溉系統。在西撒哈拉綠洲和紅海Marsa Alam的專案中,Zahran必須確保居民都受到相關培訓,擁有維護太陽能電池板的能力。
一方面,為當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可增加太陽能發電設備的使用期限,並提供民眾穩定的綠能。Zahran非常敬佩德國能在大學裡開設太陽能專門科系與課程,並期盼埃及與德國有更密切的合作。
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太陽能公司Engcotec,曾經幫德國國會大廈、柏林中央火車站以及許多阿拉伯國家安裝太陽能光電系統。Engcotec首席執行官Ibrahim Samak也參與了此項埃及計劃;Ibrahim Samak亦為總統顧問團成員,主要負責「可再生能源」領域。
2007年2月16日星期五,埃及度假者在埃及開羅的吉薩金字塔前乘坐傳統的尼羅河風船。埃及正在嘲笑世界新七大奇蹟的全球競賽,稱其為吉薩金字塔是最初的建築奇蹟列表中唯一倖存的結構,必須爭奪一個地方,這是一種恥辱。(美聯社照片/ Amr Nabil)
世界的太陽能發電站
美國科學家Frank Shumann曾夢想埃及成為「世界的太陽能發電站」。
目前,在埃及南部亞斯文大壩(Assuan)附近,技術人員與施工人員正朝這個方向邁進。在奔奔石(方尖錐,指埃及金字塔的頂端石)上,埃及人正在建造一個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系統;只有印度和美國才能建造這麼大的太陽能發電廠。埃及的太陽能電廠預估總電產量可達到1650兆瓦,相當於一座大型核電廠的製電量。
此電廠預計2019年開始運作,將總是耀眼的陽光轉變為清潔能源。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