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Bio C´Bon有機超市(©全球有機網絡GON)
有鑑於人口逐漸老化,預期壽命延長,亞洲有機市場正急速增長。
美國「有機貿易協會」(OTA)的《Global Organic Trade Guide》(全球有機貿易指南)指出,到2020年其年增長率將至少達到10%。另外,由於近年來發生的大量食品醜聞而導致廣泛食安問題,也是有機市場成長的另一個原因。其中,成長產品類型以有機食品和飲料為主。許多中國人尋求安全和健康的食物。上海的有機超市Green & Safe(©Karin Heinze)
有機新興市場在印尼和印度
鑑於過去幾年食品安全醜聞的影響,對品質和安全保障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越南和台灣仍將是重要市場。另外兩個前景看好的市場是印尼和印度。到2020年,印尼的同期經濟成長率將超過亞太地區其他地區。
在這個快速增長的新興市場中,有機包裝食品和飲料的銷售額到2020年將達到9.4%。在2020年前印度有機包裝食品、飲料的需求量預計將達到11.6%,這個強勢增長顯示該地區的巨大潛力。來自錫金有機邦的公司提供各種各樣的有機產品(©Karin Heinze)
食品進口繼續增長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擔憂不僅刺激了有機需求,也帶動了食品進口量。全球對外國食品進口的需求平均每年增長15%,在過去10年中成長了4倍以上。食用植物油、穀類和奶製品約佔所有食品進口量的一半。在這些市場中,中國尤其獨佔鰲頭,預計到了2018年有望成為國外食品最大進口國,總值達770億美元。
亞洲人口老齡化
許多亞洲國家面臨快速老齡化人口的挑戰。因此,天然和有機健康產品吸引著這個消費群體。到2018年,中國和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分別佔總人口的10%和27.8%。同時,許多亞洲地區的預期壽命也有延長現象。
例如香港老化人口已位居世界前茅,這與其活躍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人口老化趨勢除了預期可帶動健康食品和補品需求的增加外,健康和健身用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需求量,也將因此船高水漲。中國西南農村旅遊區(©Karin Heinze)
亞洲走向綠色
由於經濟快速發展,許多亞洲國家的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並致力永續升級綠色產品。根據全球營銷公司尼爾森公司(Nielsen Company),對60個國家的三萬名全球網路消費者進行的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願意為社會和環境責任公司提供的產品支付更多費用。亞太地區(64%)是生態友好型產品消費力最強勁的市場。
跨境電子商務有助於增加顧客數
全球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必能寶」(Pitney Bowes)的《全球線上購物調查》(Global Online Shopping Survey )指出,全球94%的消費者都是當地市場上頻繁的網路購物者,其中2/3的人在過去一年也透過網路購買非本地市場的商品。在這股趨勢中,亞太地區位居前列,來自新加坡(89%)、澳大利亞(86%)和香港(85%)的跨境購物者人數最多。
研究機構「埃森哲和阿里研究」(Accenture and AliResearch)進行一項新的聯合報告預測,中國將繼續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市場。到2020年,預計將有二億多中國消費者成為跨境購物者,網路購買進口商品交易量將可望達到2,450億美元。年輕一代重視健康食品,並對像上海Green & Safe這樣的天然有機餐廳趨之若鶩。(©Karin Heinz)
東京的「Crayon House」是個附設天然和有機產品以及餐廳的大型童書店。(©Karin Heinz)
亞洲有機市場的亮點
- 2018年,中國有望成為國外有機食品的最大進口國,總價值達到4,800億美元(770億美元)。
- 到2018年,中國和日本65歲以上人口將分別佔總人口的10%和27.8%。
- 人口老齡化趨勢將對健康食品、營養補充品、健康和健身用品以及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上升。
- 鑑於過去幾年的食品安全醜聞,亞洲國家對品質和安全保證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 亞洲國家的可支配收入不斷上升,並致力於持續升級綠色產品。
- 尼爾森進行的一項研究調查了全球三萬名全球網路消費者,其中5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為社會和環境責任公司提供的產品支付更多費用。亞太(64%)地區是購買生態友好型產品的最強市場。
- 亞太地區擁有最多跨境購物者人數,而新加坡(89%)、澳大利亞(86%)和香港(85%)為前三名。
- 到2020年,預計將有超過二億個中國消費者成為跨境購物者,網路購買的進口商品交易量可望達到2,450億美元。
喜馬偕爾邦(Himachal Pradesh,印度)生產有機蔬菜的農民參加「盒裝計畫」(Box Scheme)在網路上銷售(©Karin Heinze)
本文與印度有機產業雜誌合作刊登Pure&Eco India。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