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由英國土壤協會在2017/10月所佈的一篇關於印度基改棉花的報告。我們特別把他分享給《有機誌》的讀者,並且期待帶給更多有機產業人一些省思。
這份報告是探討世界上最大棉花生產國和第二大棉花出口國—印度,其基改棉花數量的激增與災難性的暴跌。
基改作物支持者聲稱基改棉花將解決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是可以為世界提供食物、消除發展中國家的貧困,以及提高作物產量。但事實上,這項技術一直未能實現這些承諾;相反地,世界上部分最貧窮者為該行業詐欺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基改棉花和跳舞的少女
基改棉花於2002年由Mahyco Monsanto Biotech(印度)有限公司首次引入印度,並在「跳舞的少女成為代言明星」強力的廣告活動推波助瀾下,很快成為該國棉花生產的主導力量。今日,印度棉花面積達到1,180萬公頃,其中約有90%為基改棉花。
粉紅棉鈴蟲的反擊
據稱,基改(Bt)棉對印度棉花最常見的害蟲粉紅色棉鈴蟲具有抗性。然而,大自然不喜歡空白。在現實中,這意味著當一種有害生物被根除時,往往就會有另一種害蟲會取而代之。雖然基改技術運作並成功減少紅鈴蟲數量,但其他昆蟲立即補足這個缺口。作物因受到如粉蝨、葉蟬和薊馬等害蟲的襲擊,必須額外施用農藥。
在旁遮普邦(Punjab),2015年粉蝨破壞2/3的棉花,估計造成6.29億美元損失,導致15名農民自殺。
2006年,孟山都公佈第一代基改棉僅四年後,印度西部的粉紅色棉鈴蟲已經難以控制。該公司於是推出更昂貴的第二代Bt棉花。但幾年之後,粉紅色的棉鈴蟲又同樣產生抗體。
抗性之所以快速發展,是因為Bt棉花植物的設計會持續釋放毒素,而在長期暴露下會提高所有對毒素具有遺傳抗性害蟲的存活性。因此,近年來殺蟲劑的使用量從2006年的每公頃0,5公斤增加到2015年的每公頃1.20公斤。
基改棉失敗導致農民自殺
2014年,賴久爾(Raichur)地區15萬英畝的地區有80%的棉花歉收。農民遭受了400多萬美元的巨額損失。
「印度棉花諮詢委員會」(Cotton Advisory Board of India)發現,由於Bt棉種子價格高昂和其他投入成本(如化肥和因應嚴重蟲害問題所需的殺蟲劑),棉花種植成本增加了三倍。
基改擁護者宣稱,Bt棉的出現使得棉花產量增加,但印度近期產量增加主要出現在2002年至2005年之間,當時Bt棉僅佔印度棉花的0.4-5.6%。從2008年到2012年,Bt棉佔有率從67%上升到92%,棉花的產量卻逐步下降。
一份由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Berkeley)科學家領導的2015年研究發現,印度「雨養」(rain-fed)地區的年度自殺率,與Bt棉採用量的增加有直接關係。這項研究發現,影響自殺率的七個因素中有四個起因於基改產業。
據報告,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維達巴(Vidarbha,Maharashtra)地區,2006年至2011年期間因種植Bt棉花導致7,992名農民自殺。
一個擔負抑制農民自殺潮任務的主席表示:「2006年引入Bt棉花以來棉花產量出現下降趨勢…….這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他們(農民)從此從未走出過這個困境。隨後,他們為與日俱增的債務和痛苦付出了代價……跨國公司向他們展示了像Bt棉花這樣的農作物的巨大夢想,並徹底毀了他們的生活。」
負責引進Bt棉花的一位印度部長,即前內閣秘書長T.S.R.蘇博拉馬尼亞(T.S.R. Subramanian)最近對自己做的這個決定公開表示遺憾:「我在90年代引進基改棉花到印度。20年後,我為此感到遺憾……我必須為成千上萬自殺的棉農負責。」
基改棉喪鐘響起了嗎?
2012年,非基改和有機農戶面臨非基改,特別是有機種子供應缺乏的巨大壓力。基改曾被認為是該國和其他地區永續有機棉未來的最大威脅之一,現在一切都改變了。2016-17年的棉花季,印度Bt棉花銷售額下降約15%。
2016-17年,政府計劃將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Bt棉花面積從2016年的67萬公頃減少到45萬公頃。除此之外,政府還建議農民種植如小米和豆類等替代作物。在旁遮普和哈里亞納邦(Haryana),農民因上個季節粉蝨蟲害後放棄棉花栽種,棉花種植面積下降了27%。
北方邦(Uttar Pradesh)也是基於相同的原因,棉花面積減少了19%。整總而言,種植孟山都種子的地區減少了約10%,一部份是因為農民轉向使用「德斯」(desi,當地的棉花品種)棉花,部份則是完全放棄棉花種植。誠如《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 報導:「Bt種子曾有段時間獲得溢價……現在交易商正在以折扣價拋售。」
農民報告德斯棉的可比收益率,幾乎是Bt棉投入成本的一半。
全球基改棉陷入混亂
基改棉在全球引發了許多問題。2011至2016年期間,布吉納法索(Burkina Faso)損失了8,240萬美元,因此2017-18年開始全面淘汰基改棉花。早期的跡象顯示,此舉已獲得成功,並預計2017-18季度棉花產量將增長20%。因環境和健康因素與注意到近鄰布吉納法索的經歷,奈及利亞(Nigeria)引入基改棉花計劃遭受超過一百多個團體代表超過五百萬名國民的拒絕。印度鄰國巴基斯坦(Pakistan)的86%棉花產量為基改,也同樣受到棉花危機的嚴重打擊,導致2015年棉花產量下降27.8%。
在美國,也就是孟山都的家鄉,卡羅萊納州(Carolina)到德克薩斯州(Texas)棉花種植地區的Bt棉花,正受到棉鈴蟲的強力攻擊。由於害蟲抗性的問題日益嚴重,南部各州下一季將面臨巨大的害蟲巨大災難。在德克薩斯州,部份棉鈴蟲種群已對第一代Bt棉花及其取代品具有抗性。
非基改和有機的未來
在印度,有機棉產量處於有利的位置。在基改遇到困難之前,有機棉產量僅比基改棉低14%,但相關的有機成本卻比它少了38%,這個優勢使得有機棉至少在盈利能力上可與傳統棉花的相媲美。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機棉生產國,佔全球有機棉產量的70%左右。
有機市場在數年內不斷地成長,到2015年達到157億美元。全球各品牌紛紛將有機棉納入投資組合中,使用有機棉的領導企業也在擴大其在整體纖維採購中的比例。
為了讓農民能夠繼續放棄失敗的基改技術,消費者必須購買有機棉花產品,並要求其最喜愛的品牌和零售商庫存這些產品,品牌必須在其採購組合中含有或增加有機棉花。
|
在一場「跳舞的少女成為代言明星」強力的廣告活動推波助瀾下,Bt棉花成為印度棉花生產的主導力量。今日,印度棉花面積約1180萬公頃,其中約有90%為基改棉花。
印度的基改棉花
基改棉花於2002年由Mahyco Monsanto Biotech(印度)有限公司首次引入印度,它是Mahyco Seeds和印度孟山都公司(Monsanto India)的合資企業。Mahyco Monsanto Biotech將基改技術再授權給49家印度種子公司。在一場「跳舞的少女成為代言明星」強力的廣告活動推波助瀾下,Bt棉花成為印度棉花生產的主導力量。印度棉花面積約1,180萬公頃,其中約有90%為基改棉花。
這種市場支配對非基因改造和有機棉種子市場構成了巨大挑戰,使得農民難以採購當地非基因改良種子品種,進而減少他們的選擇,威脅該國的種子主權。
2012年,致力於提高紡織行業永續發展能力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紡織交易所」(Textile Exchange)呼籲政府採取行動,並建立多利益相關方圓桌會議,以解決農民面臨的非基因改造供應問題,特別是有機種子變得稀少。當時,基改被認為是該國和其他地區永續有機棉未來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
然而,在短短的五年後,事情完全改觀。正如本報告所示,這場大潮已經轉向基改,來自該行業的虛假承諾,被證明是印度農民的一場災難。基改看起來幾乎要在這個國家消失,而這個速度幾乎和它來的時候一樣快。
什麼是基改棉花?
孟山都公司開發的基改棉花通常被稱為Bt棉花,它是透過將一種或多種來自蘇雲金芽孢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株基因移植至棉花植株中培育而成的。Bt產生的毒素可作為殺蟲劑。從本質上講,它並不須使用殺蟲劑,而是植物本身就是殺蟲劑,因為它們被設計為在植物的每個部位都能產生毒素以防禦昆蟲的攻擊。在美國,Bt棉花植物本身被註冊為殺蟲劑。
Bt的概念當然是創新的,但不幸的是,它無法長期實施並在現實世界中應用。 基於健全生態科學的基本原理,有很多原因可以預測和解決目前基改棉花衍生的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通常帶來極為悲慘的後果,本文將深入探討其中部份原因。
本文由土壤協會Sarah Compson所發佈。土壤協會成立於1946年,了解更多信息,請上www.soilassociation.org有關更多信息,請上www.cottonedon.org。
致謝:非常感謝紡織品交易所和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GOTS)的支持,使其成為可出版之報告。
歡迎加入有機誌[email protected]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