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接觸雞蛋和花生可減少過敏風險

十分之一的嬰兒已經證實有食物過敏。

70年代,當我們還在唸書時,食物過敏很罕見。但澳大利亞兒童現在的食物過敏率位居世界之冠。十分之一的嬰兒和十分之二的學齡兒童都證實飽受食物過敏之苦。Image by dhanelle from Pixabay 

截至2012年的14年間,因「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而住院的比例增加了50%,其中以嬰兒和幼兒佔最大多數。這是最嚴重的過敏反應。

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包括九種主要食物蛋白:牛奶、黃豆、雞蛋、小麥、花生、堅果、芝麻、魚和海鮮。嬰兒和幼兒中最常見的過敏源為雞蛋和花生。

日前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新研究顯示,若嬰兒能早期接觸雞蛋(4至6個月)和花生(4至11個月),它對雞蛋和花生過敏的機率就會較低。

研究人員分析在嬰兒飲食中加入食物過敏原是否可以預防對這些食物過敏的試驗結果,得出結論是「中度確定性」(moderate certainty),及早接觸雞蛋或花生與降低雞蛋和花生過敏風險有關。此外,他們還發現早期食用麩質(小麥)與「乳糜瀉」(coeliac disease)風險增加無關。

他們之所以使用「中度確定性」一詞,是因為該分析結合了不同設計和不同品質的研究。餵食類的研究也很難進行「盲檢試驗」(blind);在有些研究中,參與者和研究人員知道誰吃了雞蛋或花生,因此會有些偏見。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表示,為了理解接觸雞蛋和花生的精確最佳時機,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儘管如此,這些發現肯定了最近更新的澳大利亞嬰兒餵養共識指南。這些指南說明大約六個月但不應早於四個月前,父母可以添加固體副食品。此外,他們最好讓嬰兒在一歲前嚐試以前建議避開的食物,如花生和雞蛋。

問題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些指南改變許多,以至於父母不再確定該相信哪些建議。

在澳大利亞,90年代初開始出現降低食物過敏風險的飲食建議。他們建議嬰兒避免某些食物,如雞蛋和花生。這些指南主要從母親在懷孕期間和母乳喂養期間應避免食用過敏原的實驗結果而推導出來。

2008年,有些研究計劃(包括我們自己的研究計劃)開始質疑這些較舊的研究是否存在缺陷,因為它們未適當地針對有過敏家族史的患者比沒有過敏症的患者更遵循建議來調整結果,導致結果發生「偏誤」(bias)。

這些新研究對這個事實提出了解釋。我們的研究發現一個矛盾的事實,即提早在六個月左右就加入雞蛋和花生等食物,似乎可以預防食物過敏。這使得我們對防止食物過敏的方法進行了徹底的重新思考。

根據這項研究,餵養指南開始指出,及早添加過敏源食物並不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而且確實可能具有保護作用。指南現在建議,新生兒最好在一歲前就開始接觸蛋、花生和其他常常會引起過敏的食物,以提供保護。儘管如此,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方法是否能夠預防食物過敏的流行。儘管遵循餵養指南,有些孩子仍然出現食物過敏。

我們知道過敏性疾病是遺傳性的,但環境因素,包括微生物群、維生素D、移動效應(migration effects)、兄弟姐妹的數量和接觸寵物也都會影響,早發性濕疹的出現也是如此。研究試驗正在調查這些因素在食物過敏風險發展中的作用。

與此同時,專家們一致認為,一歲前似乎存在了一扇機會之窗,接觸花生和雞蛋等食物可降低對這些食物過敏的風險。此外,飲食多樣性仍然是健康飲食的重要一環。

作者:Katie Allen/ Merryn Netting

Katie Allen/「默多克兒童研究所」(Murdoch Children’s Research Institute)小兒科胃腸病學家和過敏專家。

Merryn Netting/博士後研究員,專長為健康母親、嬰兒和兒童議題;「南澳大利亞健康與醫學研究所」(South Australian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兼課講師。

編譯:方秀芬

本文由對話發表,附上原文連結

※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今天給行動幫助我們持續的工作……
“有機誌”有越來越多人認識我們、了解我們、甚至是愛上我們!正因如此,未來,有更多的想望,期許能夠更完整、更忠實地將這一篇篇、在有機世界裡各自努力的故事,傳達出去。希望有一天,美麗的花朵之後,就是甜美果實的收成。我們透過紀錄故事,教育和宣傳我們的使命。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您也可以通過在Facebook上  關注我們並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 LINE@(@lohascity)來表示支持。

加入好友

分享:

您可能也會喜歡

Posted by 編輯部Tom | 2022-12-29
我,好嗎?
Posted by 編輯部Tom | 2022-12-19
天冷低溫 血壓變化不可輕忽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