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智力與生俱來,但仍有很多人希望能增強腦力,從飲食著手的話,怎樣吃才會有好腦力呢?Image by mohamed Hassan from Pixabay
很多人以為只要吃補腦藥或攝取更多蛋白質,腦筋就會變得比較靈活。中醫師說:「其實,所謂的增強記憶藥,若沒有妥善運用,不但不能達到正面功效,還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尤其如果吃了太多肉類或海鮮等過量蛋白質,更容易累積尿酸,造成頭暈、昏昏欲睡的情形。
注意力集中不了大煩惱
從許多研究結果得知,注意力無法集中與心、脾胃以及肝膽有關。從中醫理論分析,心包括了心臟與大腦,是影響注意力的重要器官,如果心火旺的話,容易引發過動,進而心生煩躁或愛亂動,沒法靜下心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注意力不集中。
此外,脾胃不好也會影響注意力,申一中說,脾胃為後天之本,也是氣血生化的泉源,脾胃虛弱的人,消化吸收功能不會太好,以致於腦部的氣血及能量不足,這時會出現嗜睡、頭腦昏沈,以及注意力減弱的情形。
另外,肝主氣機的調暢、膽汁的分泌與排泄、情志活動的變化,如果肝氣鬱結所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常見口乾口苦、沒有胃口、容易緊張生氣,做事無法靜下心來慢慢做。
進補腦力的醫生祕方
想集中注意力提高腦力除了藥物治療改善外,中醫師有建議:
一、魚類是優良的低熱量蛋白質食物,海鮮的膽固醇集中在內臟、卵黃,只要去除這些部分就是低膽固醇食物。海鮮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極低,深海魚類更有防止動脈硬化、降低血脂、預防癌症或老人癡呆症、保護眼睛、增進腦力等好處。購買海鮮首重新鮮,應避免大量購買,以免因保存不當,引發食物中毒危險。料理時,海鮮類應最後處理,避免交叉污染。
二、則從中醫角度建議心火過旺者,可用甘麥大棗湯加以調理。其中的組成包括浮小麥、甘草、大棗;可達到養心安神,緩和情緒,鎮靜神經過度興奮功效。適合過動兒或是心血虛少者。寧心安神茶亦可達到緩和情緒、減輕躁動不安、使注意力集中目的,組成包括浮小麥、甘草、大棗,再加上遠志、茯苓。針對肝氣鬱結所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則可用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湯,小柴胡湯等加以疏肝理氣。
同時,平常亦可多吃人參、龍眼、核桃等食物。人參可以改善人體血紅素與氧氣的結合比例,讓腦與器官不缺氧,否則容易有疲勞、倦怠、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緊張、心悸。可每天口含人參片,一天三錢,就像口香糖一般含在嘴巴中,輕輕嚼一嚼,這樣人參成份很容易在口中水解而被吸收。也可抓一小撮人參片置於茶杯中,沖入熱開水。不過,建議應避免過量,以免口乾舌燥。
龍眼也可益智、寧心、安神、養脾胃,調整血糖,進而改善心臟與大腦、神經的活動力。可將整個龍眼不分殼、核、肉,全搗爛;共置一鍋中,以水煎出成分後,放冷,放冰箱中,當作飲料。而核桃也有增強記憶力、安定心神的作用,平常可選擇新鮮核桃,或是核桃炒蝦仁食用。
改變習慣邁向聰明之路
從精神面而言,許多人讀書、做事沒有效率,考試成績也不好的最大原因,多為死拚硬啃,表面上看似充份利用時間,努力用功,實際上是把頭腦弄得昏昏沈沈,體力與耐力也逐漸消磨殆盡,當然效果愈來愈不理想。
所以要讀書、做事有效率,考試成績好,就必須常保頭腦清明、身體強健而有耐力才行。這要從適當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正確使用營養藥物以及懂得讀書的方法開始做起。
第一要件就是不能吃得太飽。時常「動嘴」形成嗜好之後,嘴巴裡面沒有東西就覺得很難過,就像吸煙一樣,每隔半小時不含一根在唇間,根本什麼事也做不了,更別提思考了。如果吃零食成習慣,要戒就難。有此喜好,不僅易胖,更無法集中精神讀書做事,因此,要養成「餓了才吃」的習慣才行。
採訪:施佩琳 編輯:Joanne
諮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 申一中
臺安醫院營養師 陳曉蒨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