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和瑜伽可以「逆轉」壓力的DNA反應

「身心療法」(MBIs)如冥想、瑜伽和太極不只是使人能放鬆,根據Coventry UniversityRadboud University的一項研究,這些運動可以「逆轉」引起不健康和憂鬱症的DNA分子反應。發表在《免疫學前線》(Frontiers in Immunology)雜誌的報告,用在了解人類基因行為如何受到包括正念和瑜伽在內不同身心療法的影響。十年來共有846人參與的18項研究後,找出身心療法引發身體分子變化的模式,以及這些變化如何有益於我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

研究人員著重於身心療法如何影響基因表現(gene expression),也就是它們如何刺激基因而產生影響人體生物組成、大腦和免疫系統的蛋白質。

當遇到緊張事件時,人體負責「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應的交感神經系統(SNS)受到刺激,反過來加速產生一種管控基因表達方式、被稱為細胞核轉錄因子(NF-kB)的分子。這種分子會透過活化基因,使之產生引起分子發炎症、被稱為細胞激素(cytokines)的蛋白質,來表達緊張情緒。這種反應可用作短暫的戰鬥或逃跑反應。但如果長期維持這個狀態,即會增加罹患癌症、加速衰老和罹患如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風險。

根據研究,進行「身心療法」者卻出現相反的效果,也就是所產生的NF-kB和細胞激素不增反減,導致促發炎(pro-inflammatory)的基因表達模式發生逆轉,因此降低發炎相關疾病和病症的罹患風險。

該研究提出,戰鬥或逃跑反應引發的發炎反應有助於短暫性強化免疫系統,因此在人類狩獵採集者前史中,也就是傷口感染風險較高的時代,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在今日的社會中,壓力越來越多是心理上且往往屬於長期性的,促炎基因表達可能持續存在,因此更有可能導致精神和醫學問題。

考文垂大學心理學首席研究員伊凡娜·布里克(Ivana Buric)說:「世界各地數百萬人已經享受到像瑜伽或冥想這種身心療法的健康益處,但是他們也許沒有意識到的是,這些好處已深植分子層面,並且可以改變我們的遺傳密碼。簡單地說,身心療法能引導DNA過程朝向改善健康的方向發展。

文 :Coventry University

編譯:方秀芬  圖:Image by EnergieDeVie from Pixabay

原文由 Coventry University.發表,附上原文連結

※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您可能也會喜歡

Posted by 編輯部Tom | 2022-12-29
我,好嗎?
Posted by 編輯部Tom | 2022-12-19
天冷低溫 血壓變化不可輕忽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