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過度並非好事

就像我們的飲食內容與祖先幾乎完全不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變得完全不自然──以及過於乾淨。不是只有人類與動物身上帶有微生物,環境中也有微生物。土壤中有微生物,海水中有,就連家裡甚至咖啡機裡都有微生物存在。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時候接觸到的外在微生物相都來自熟悉的自然界,也就是人類起源地。即使是人類史上建造的多數住所地上都是泥土,沒有氣密窗、HEPA濾網吸塵器,當然也沒有抗菌清潔用品,生活中處處充滿了廣大的自然界微生物相。但是,這一切都在過去兩百年間改變了,而且帶來顯著影響。

我們很早以前就知道,農場長大的孩子──時常接觸土壤、動物和都市人可能認為骯髒的各種物質──較不容易出現可能引發過敏與氣喘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但在一個半世紀以前細菌理論問世後,我們開始愈來愈注重清潔。這點在初期帶來各種效益,舉例而言,倫敦居民不再因公共水源而感染霍亂,手術病患現在也可以放心地相信,自己不會因為未消毒的手術刀而出現壞疽,多數人也不會再感染嚴重影響健康的幾內亞線蟲。但我們過度追求正面效益,在化學、微生物學和行銷的推波助瀾下,我們越過了報酬遞減點。我們現在可能太乾淨了,我們的身體開始期望那些曾經讓免疫系統保持平衡的許多環境微生物。這個觀點獲得愈來愈多科學界人士接納,形成了「老朋友」假說──如今人類其實會想念那些以前曾經花費許多心力消滅的重要生物。

我們的清潔能力也有極限。即使我們試著消除居家及建築內的所有微生物,環境微生物仍會回來復仇。舉例而言,研究顯示有封閉式空調系統的醫院,病原菌傳播率反而高於對室外開窗的病房。

不同於我們的祖先面對的荒野,我們如今居住的多數環境已經不太有微生物。人類往往才是生活空間中最大的微生物來源,例如,科學家發現我們入住乾淨的飯店房間後,只要幾小時就能將自己身上特有的細菌組合轉移到房間裡。正如羅格斯大學微生物相研究員瑪麗亞.葛羅莉亞.多明格斯.貝羅所說,在叢林裡,微生物從地面轉移到我們身上,但在建築物內,則是我們將微生物轉移到地面。微生物方程式被翻轉了,更糟糕的是,我們還是貧乏的傳播者。

過去,寶寶誕生在這個世上並沒有經過肥皂和抗菌液沖洗消毒,而是通過產道後便進入另一位(沒有刷手消毒的)人類懷裡,這個寶寶並沒有經過肥皂洗淨或馬上送進塑膠搖籃裡哄睡。但進入巴斯德(Pasteurian)時代後的結果,就是我們一出生就過著微生物匱乏的生活。當然,一定程度的清潔可以避免母嬰感染,進而挽救他們的性命。但就像二十一世紀生活的許多面向,這些做法也可能干擾了長時間建立起來的微生物平衡。

生命最初的那一刻,對於塑造微生物體的初期發展方向具有重大影響。通過產道出生的自然產嬰兒,最初遇見的微生物就是母親陰道的微生物相,而這個微生物相會在懷孕期間逐漸改變,為這個非常時刻做好準備。這批最初的微生物殖民者,通常包含了一些經由正常排泄物接觸而來的母親腸道微生物。這種出生方式,將遠古時代人類第一次細菌澡所接收到的微生物,以相同組成轉移到新生兒的皮膚與口腔內(因此也進入消化道)。這種特殊的微生物雞尾酒提供了豐富多元而且經過仔細微調的機能補充物,可以在寶寶出生後的最初幾週、幾個月及往後人生中的數年,為消化、免疫等系統提供支援。

不過,經由剖腹手術出生的寶寶,一開始遇到的是醫療人員及家長的皮膚微生物,以及來自周遭院內環境的微生物,而非產道或腸道微生物。這些孩子體內會有完全不同的元老微生物夥伴。而這種生產方式已經愈來愈常見,就在四十五年前,全美只有五%的嬰兒以剖腹產方式出生;不到二十年,這個數字已經躍升至接近四分之一。在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剖腹產的比例甚至攀升至近五十%,其中有些手術的確有醫療上的必要性,但許多並不是。

出生時得到的微生物會與我們共存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多明格斯.貝羅表示,她只要分析一個月大寶寶尿布樣本中的微生物,就能判斷這個寶寶以何種方式出生。她說,即使寶寶已經一歲大了,只要用棉花棒在寶寶皮膚上取樣,就能判斷寶寶的出生方式。

即使是自然產的寶寶,如今繼承的微生物也與過去不同。研究發現,現在的母親也有微生物匱乏的情況,因此傳給孩子的微生物相也較不強健。

資料來源:方舟文化出版/一方青出版合作行銷

圖:Image by Kreuz_und_Quer from Pixabay

作者介紹:凱薩琳.哈爾蒙.柯瑞吉(Katherine Harmon Courage)

《科學人雜誌》特約編輯及記者,作品曾刊登於《紐約時報》、《國家地理雜誌《Wired》、《Gourmet》、《華盛頓郵報》等。著有《章魚:海洋中最神秘的生物》(Octopus: The Most Mysterious Creature in the Sea)。目前居住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詳細資訊請見作者官網:katherinecourage.com,或追蹤她的推特帳號@KHCourage。。

譯者介紹:方淑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從事翻譯工作十餘年,譯有《孤雛淚》、《你出生那天,就是我的父親節》、《濟貧院的陰影》、《大藍海洋》、《星星男的天文大夢》、《去你的癌症》、《我的法國城堡夢》、《便便學問大》、《一生必遊的500經典路線》、《美麗的謊言》,以及《奇幻之屋》系列六部曲等書。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您可能也會喜歡

Posted by 編輯部Tom | 2023-07-11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Posted by 編輯部Tom | 2022-12-29
我,好嗎?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