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議會批准政府將新的基因工程程序從基因工程法中排除。
澳大利亞「國家永續農業協會」(NASAA)主席格倫·紹伯(Glenn Schaube)表示:「沒有其他國家像澳大利亞對『群聚且規律間隔之短迴文重複序列』(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管制如此鬆散。」他擔心此舉將對澳大利亞有機農民造成嚴重後果。
紹伯表示:「澳大利亞農業和食品部門在短時間內無法向國民保證,澳大利亞生產的食品不含基改食品,並且符合《國家有機和生物動力產品標準》(National Standards of Organic and Biodynamic Products)。這個改變也將對無基改或有機食品的出口,產生巨大影響。他抱怨道,此項決定是「澳大利亞有機產業的災難」,稱有機產業已成為「放鬆基改生物技術管制的犧牲品」。
迄今為止,澳大利亞基因工程法已規定所有基改生物均需獲得批准。2019年4月,澳大利亞政府修訂《基因技術法規法》(Gene Technology Regulations Act)。根據該修正案,某些程序,例如「標靶基因失活」(targeted gene deactivation),可以在沒有任何授權的情況下應用。運用新的基因工程方法(例如CRISPR / cas)生產的生物也不需要授權,前提是該過程中未摻入任何外來遺傳物質。
歐洲科學協會支持其澳大利亞同事
環境和有機協會試圖透過提交國會請願書來阻止這項修法。他們主張,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立法對基因工程法做出如此廣泛的例外。考慮新基因工程技術相關的風險,這些組織呼籲議員遵守預防原則。「衛生與環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所長朱迪·卡曼(Judy Carman)警告說,如果沒有足夠的法規,這些生物就可能在未進行任何安全評估,也沒有弄清可能的過敏、中毒或致癌作用,即進入食物鏈。歐洲科學協會「歐洲社會與環境責任科學家網絡」(ENSSER)支持其澳大利亞同事,並且呼籲澳大利亞議員停止該法律。 ENSSER在信中表示,這個法令既無法保證使用新技術不會產生預期的後果,也不能保證其安全性。
然而請願之舉卻未取得任何成效,僅綠黨在議會中投下反對票,執政聯盟和反對黨工黨支持政府的決定。「澳大利亞慢食協會」(Slowfood Australia)指出,聯盟和勞工黨接受了「拜耳」(Bayer)和「作物永續發展協會」(CropLife)遊說組織的捐款。
資料來源:organic-market.info
圖: © Shutterstock/Aphelleon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