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趨勢:多旅行、少飛行、相互抵消

隨著北歐的「flygskam」(又名「飛行恥辱」)概念於去年下半年問世,2020年將是比以往選擇更多替代運輸方式的一年。人們不願意放棄旅行,這是有充分理由的。旅行是了解不同文化、探索新景點並與人和社區建立聯繫的絕妙方式。然而,全球人類對旅行碳足跡的意識也日益增強,並願意為承擔責任而犧牲便利性。

這似乎意味著我們將減少旅行。實際上,我們將更常旅行,而且品質更好。我們的運輸預算不僅限於價格標籤上的金額,還要考慮它在地球上留下的成本。結果,我們將看到更多人乘坐火車,並在他們的冒險活動中選擇散步、遠足、騎自行車、巴士。我們在瑞典已經發現這個現象,在這裡,「火車為榮」(tågskryt)已成為趨勢。甚至Skyscanner現在也開始顯示旅程的碳排放量,成為航空公司必須認真面對其核心業務留下巨大碳足跡,從而加劇地球氣候危機的這個事實證據。

去年,由於「桑伯格效應」(Greta Thunberg effect),碳抵消方案數量爆增,這種「少飛一點」(Flying Less)態度也將意味著越來越多人將選擇抵消我們行動的環境足跡。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個人行動,從Chooose等經過認證的平台購買碳補償預訂計劃(offsetting subscription plans),使用Carbon Capture等應用程序追踪其日常旅行排放,並透過支持植樹計劃來加以抵消。

編譯:方秀芬

原文由 greenqueen發表,附上原文連結。※中文翻譯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原文為主。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