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簡良智位於屏東萬巒的香蕉園,寬廣的園裡,一排排的香蕉樹按照一定的間距整齊地種植排列,草地翠綠蟲鳴鳥叫,奇怪的是明明是種香蕉,園裡的水溝卻挖得多,但也不見蚊蟲叮咬,只聞潺潺流水。轉行當新手農夫 砍掉重練的香蕉園
原來這裡正好位於屏東大武山下,山上的水滲透下來,再加上地質合適,因此就算採訪的這幾天都沒下雨,地下依然會有天然湧泉冒出來。「裡面還有溪蝦、青蛙等,生態豐富,但種田遇到這個就會搖頭,有時候抬頭看到山上瀑布,就知道又要開始冒水」簡良智分享他園裡的環境生態,這塊地夏天容易淹水,香蕉的根系都泡爛了無法呼吸,別人看了他的香蕉葉發黃,還笑說是被火燒過。
簡良智之前在石化工程待了30年,管理兩三百人團隊,也許是對於工作感到倦怠,3年前毅然選擇離開,轉換環境回到家鄉租田種有機香蕉。為了不被臨田農藥汙染而找仲介介紹,最後才找到了這塊沒人要丟著長草的荒地。
「我不曉得這邊水會淹這麼厲害,再加上沒有種田的經驗,拿了就種。」簡良智苦笑著,菜鳥農夫租到這塊沒人要的地,從除草整地到道路、水溝,都是自己從零開始,一開始傻傻地把香蕉苗買回來就種,種下去後才發覺行距道路沒留好種得太密集,只好全部鏟除重來,第二批開始慢慢修正摸索,嘗試各種品種的香蕉,找出適合有機種植的方式。從最初管理5公頃地,到現在他已經擴充到12公頃,一年產量可達到約300頓。(圖:顏色漂亮的有機香蕉,甜度可達22。放在室內轉色都會有香蕉的香氣。)
多方嘗試 有機農業反向操作
為了找出適合有機栽種的香蕉,園內嘗試種了很多品種。其中正北蕉,舊系列北蕉最早品種,是對黃葉病沒有抵抗力的品種,他用有機草生栽培反而沒有出現黃葉病,顛覆一般人香蕉田兩年就要換土地的說法,今天第四年了香蕉依然健康的生長著。
另外一般認為雌花會吸收養分讓香蕉長得不好所以多半會砍掉,簡良智不砍之外還利用雌花的重量,讓風吹時袋子不會刮傷香蕉,且下垂生長的果形反而長得漂亮。至於香蕉怕薊馬蟲咬破壞外觀的問題,只要維持環境生態的話,自然界會有天敵抑制,降低發生率,比慣行噴藥還省。
「所以其實我在種田都顛覆一般人很多的想法。」簡良智說,他認為農業其實沒有一定的作法,畢竟每塊土地的狀況環境皆不盡相同,選擇有機種植,除了是因為自己種自己敢吃之外,他認為作物不用農藥化肥也能長得很好,當然遇到天氣因素,太冷不該開花都開花,產期大亂香蕉提早熟的問題,也只能加強巡邏,每週採收因應。
沒有農藥化肥 連通路商都驚豔的有機香蕉
簡良智105年回農,就正好遇到賣場通路在尋找有機香蕉收購,透過土地仲介聽聞他在種有機香蕉,因此這事就這麼牽上線。不過這來往就是半年,起初對方不相信這個新手農夫能種出什麼,每次來田區只看到草,沒想到第一次收割,如此高品質的香蕉都把大家嚇一跳,以為用了農藥跟化肥,送驗後發現沒有用藥,106年總公司才放心開始推動計畫收購有機香蕉。
「所以我在這邊實驗嘗試都是賣場在支持。」簡良智笑說是有人拿錢讓他能夠多方嘗試,確實因為有了通路大量收購,目前他不特別擔心銷售問題,還可以在這邊繼續實驗種植其他作物,發展其他市場通路。(圖:整齊排列的香蕉樹,園內管理良好生態自然豐富)
放棄年薪百萬有多難,選擇有機這條不歸路,簡良智替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就如同最初從5公頃的地開始慢慢擴大一樣,要做就要做大,掌握通路談話權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分享自己的經驗並廣招年輕人加入有機農園的行列。從他規劃的未來工程圖中,似乎能看到他一手拿著香蕉一邊開著卡車悠閒巡視農場莊園的景象。
採編:Joanne
攝影: Peter
本文同期由臺北農產運銷公司”農產運銷報導”月刊發表。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