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1200公尺的有機高山茶

豆輝健茶院 梁明輝、杜玉倩

三月走進豆輝的茶園,走在山裡、走在雲裡,風光明媚綠葉搖枝,名符其實的有機花園,這就是阿里山得天獨厚的水土風光。位於阿里山中部60-65k的地方,有著梁明輝、杜玉倩的家。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的樂野是鄒族北四村之一,此地鄒語地名為lalauya(拉拉吾雅),意指美麗的楓香林地,此處長滿楓香的林地,純靜幽雅的猶如人間仙境又稱楓樹之村。

樂野位於石桌附近,交通便利,樂野大部份居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適合發展高冷農業,早期甚至可看到水稻、玉米還有衫木、楓香乃至補魚養鹿。

走回山裡的青農

原先也是在都市工作的豆輝已屆四十不惑的年紀,花了五、六年的時間找到自己想走的路。鄒族是原住民的人數較少的一支,但是文化自覺意識很強,因此對自己的土地也有著強烈使命感。

從92年就師法自然農法在山裡耕種的豆輝,剛開始傻傻的不知道什麼是有機驗證,覺得自己從小居住的山林就是一塊福地,不想用農藥或化肥傷害土地,很清楚從農的條件就是要種給大家都能吃的東西,雖然不知道友善土地是對待環境永續的最好方式,可是很清楚不能傷害老祖先留下來的寶地。

14年前開始接手自家的土地先種咖啡,接著六年後也把租出去的土地收回種茶,度過了轉型期幾乎毫無收入的三年,覺的自己就像顆種子,也許因為環境條件的不適合,不是馬上看到成績,但是時間到了還是會發芽茁壯,因此從自然農法中找到有機安身立命的歸宿。

由於種植的土地位居海拔1200公尺以上,均在北回歸線的50公尺內,水質甘甜還富有礦物質,非常適合種高山茶,透過臺灣寶島驗證正式進入有機產業耕種。

豆輝有機品味奇蹟

玉倩笑著解釋:「豆」又稱種子,種子會等待適合的機會萌芽成長,擁有堅忍的特性,也代表了豆輝對於農作健康種植的堅持不懈!豆輝握著的這片茶園與咖啡,因為鄒族長者的智慧,開啟自然的有機夢土。

歷經多年努力,土質肥沃了!空氣洋溢著茶、土、草的健康味道;好奇妙,做了有機生態自然回來,農場處處可見蟲名鳥叫和蝴蝶,即使每年做有機要損失很多的收入,一公頃的茶園只生產1200斤的茶菁,還是樂在其中。

在有機種植的過程遇到很多困難,一再考驗大家的耐性,茶菁的好壞不同、蟲叮咬的嚴重,甚且製茶過程走水的卡關,都在在考驗兩人的堅持,豆輝想著排水狀態以及製茶流程的管控,採茶得條件和有機資材的使用,玉倩則需要管理茶園和農事掌握,用十幾年不懈的摸索、到處上課,也透過茶改場的協助做好病蟲害管理,終究克服了層層考驗而做出每個單季最好品質。

更幸運的是在自己的茶園沒有缺工的問題,這恐怕是其它農友最羨慕的事吧!

土地在那裡根就在那裡

百大青農有機咖啡評鑑奪獎

玉倩很嚴肅的說,原住民不習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但是對土地的認知很清楚,土地在那裡根就在那裡,特別是把原住民相關保留地要說清楚,並非政府給的,而是原本就是原住民祖產。過去都是租給平地漢人耕種使用,可惜都採慣型農法把土地破壞殆盡,近年大家在有機農業中找到老組宗的答案,更積極的收回並改做有機農業,就是希望找回原有的樣貌。

雖然歷經八八風災的大自然大洗劫,但是靠著堅持打敗措折感,不論是農業或生態,不僅靠天吃飯還與神共舞,越挫越勇,一路從2012年開始過關斬將,到去年在《有機誌》所主辦的有機咖啡評鑑大賞中展露頭角,給自己莫大的鼓勵,不僅在有茶葉有所成就,在極具未來性的有機咖啡也名列前茅,讓每每遇到瓶頸的夫妻倆,終於受到肯定而放下心中的憂慮。

近年政府開始要提高有機耕種面積之推廣,因而在有機農業之推廣大力支持下,也讓農民看到一線生機,做有機的人可以不再寂寞,是好事。

得獎資訊

2016/11/25第二屆台灣有機咖啡評鑑大賞三等獎

2015/8/17-18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紅茶技術競賽(第二名)

2014/10月份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製茶技術競賽(第二名)

2013/10月份參加全國冬片製茶講習評鑑(第一名)

2012/10月份參加全國青年製茶技術競賽殊榮(第二名)

2012/9/4參加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製茶技術競賽(第三名)

採編:Tom  Hsiao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分享: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