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時間賽跑的有機異數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想做什麼?生病讓劉天和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重拾健康後的他,覺得自己沒有放棄的權利,因為死不了所以要更珍惜!每天跟時間賽跑,把握每天、分秒必爭,最近一次連絡時,他身在北京,總是來去匆匆,往來於每一個需要他的地方。
凡事躬親,少了層層關卡
6年前就認識了劉天和這位從事有機養殖產業的異數,因為身體健康需要而開始養殖海鱺魚,他誠懇的笑容和總是親力親為的作風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因此讓他比以前更忙碌,但他喜歡說:「我的字典裡沒有『慢慢來』這個詞。」可見效率在他處事明快的決策中是很重要的因素。當然有時也會欠周延,讓不少員工難以跟上他的步伐,可是卻少了拖泥帶水和曖昧不明,這在企業經營上是很重要的一環。
心中的有機夢
幾次澎湖寒害,天和海洋牧場損失超過負荷,但是劉天和仍不改硬漢風格,大膽建立了國內第一家五星級有機店,找來曾是業內最強的黃金拍檔,打造了一個似圖書館風格的有機店,創下國內有機店典範。
此外,將養殖增生的海藻充分利用,建立綠色農場,與有機界許多專業牧場和農場契作,天和魚場、農場、牧場、賣場、餐廳,都以高標設立和自我要求。
不過對於現今環境和狀況,劉天和也不免感概發聲。養殖漁業的辛苦一如農民一直以來的弱勢,也許是因為仍屬少數人,既沒有決定權也不足以影響大局,因此情況始終沒有改善,但是基於產值不可小覷,希望政府可以拋開政治考量,真正為產業規劃和布局,並制定好的發展方向,相信會有很多企業願意投入市場。除此之外,對於台灣的就業市場呈拉鋸戰,員工不願屈就,企業找不到員工,尤其是40歲以下的就業市場缺工相當嚴重,讓企業主非常頭痛。國內的就業市場無法銜接,外勞取代本土員工,誰該負起責任檢討?
因果扶持,自我要求
凡事都講求速度與時效的劉天和,這樣的行事風格不免讓周遭的人備感壓力,但是了解劉天和的背景就會釋然,「人應該及早徹悟,要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因為歷經過死亡威脅,所以更珍惜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談起自己經歷過的病痛,他說:「我相信我的再生不是沒有原因的,我現在有很重的使命感,知道老天爺要透過我做對的事,才讓我再生一次。」
對於傳統農業使用農藥和化肥,導致今日台灣的農業無可救藥,不僅破壞環境,也對農友健康造成傷害,劉天和深感痛心。希望從養殖漁業下手,可以扭轉台灣在有機養殖的環境和生態,並設立銷售據點,藉以帶動有機農產的發展。
劉天和說:「要做就做最好的。」過去從事電子工業,對於有機產業是個完全陌生的門外漢,但是他也不吝花錢向哈佛大學的專家學經驗,因此更堅定從事有機產業的決心,希望可以成為最好的有機企業之一。
回想當初,沒考慮市場成熟度和吞吐量就一頭栽進去,不知天高地厚也太天馬行空,劉天和一心只想做產業的領頭羊,但是在度過3次嚴重的寒害之後,也不得不重新面對老天爺給的功課,更謙卑地面對學問高深的有機產業。現在重新調整步伐,並加碼投資在有機通路的建立。國內尚缺養殖有機標章
對於政府農業政策,劉天和直言,希望政府即時為農民解決問題。有感於養殖漁業始終沒有標準可以遵循,他認為包括養殖資材和驗證標準,應盡速跟上國際水準,讓養殖漁業也能有有機法規與標章,給有心從事有機養殖的企業能有所依循。民間始終跑在政府前面,似乎是農民的宿命,但是只要企業有心,總是有一線曙光,只希望政府可以再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
從事有機賺到健康
從民國54年北上發展至今,劉天和帶領員工一起打拼,對於忠心跟隨的員工更是照顧無微不至,但是他也對養殖廠的員工感到抱歉,因為投資至今仍是嚴重虧損,只期待不再燒錢,為員工開創一個更好的事業。不只是對生命的深刻體悟,劉天和對有機產業及員工福利也是慎重看待!
天和生物至今已邁向9年,除了澎湖養殖漁業仍在虧損之外,其他的畜產養殖已經漸上軌道,海藻豬也受到大家肯定。從台中農改場開始肯定並推薦,現在已經逐漸普及,中部學校也推廣營養午餐要使用好的食材,尤其是921受災區的小學。長期協助學童和校園經費,劉天和的付出在有機農業上獲得正向的回饋。
劉天和很欣慰的說,養殖漁業比較辛苦,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才慢慢找出一條生路,但無論如何,拋開金錢遊戲的規則,希望賺到的是健康和平安!
採編:Amanda Liu
※轉載”有機誌”101.12/第70期有機人物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