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劑屬於含藥化妝品之一,不說你可能不曉得,包含燙髮劑、防曬乳、助曬劑、止汗制臭劑、牙齒美白劑…等都是常見的含藥化妝品。顧名思義,含藥化妝品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成分,其劑量依法規限量使用。
傳聞染髮容易得癌、懷孕染髮會使胎兒畸形,染髮真的有這麼恐怖嗎?
你了解染髮劑嗎?
目前衛福部將染髮產品分為染髮劑和髮表著色劑兩種,前者又包含永久性染髮劑、半永久性染髮劑、漸進式染髮劑三類,屬含藥化妝品,需辦理查驗登記,始得輸入或製造。髮表著色劑屬於暫時性的,為一般化妝品,免申請備查;
染髮劑依其效果及成分,可分為6大類。所謂效果主要是指其持久性而言,除與染髮劑化學成分有關外,也與染髮劑中的溶劑、酸鹼度、濃度、界面活性劑有關,同時也與染髮溫度、時間、是否密封、頭髮本身的多孔性(受損程度)有關。
以下簡單介紹常見染髮劑:
永久性染髮劑
一般需經過雙氧水氧化,又稱為「氧化染髮」,為目前市售品主流。販賣時都是兩劑分離包裝,第一劑呈鹼性,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表示,通常第一劑採用氨水,所以有臭味,第二劑含氧化劑,主要是過氧化氫,其原理為第一劑的氧化染料自行氧化成染料前軀體,再與第二劑作用,聚合形成較大的染色分子。
效果可維持數個月以上,但會與新生未染頭髮產生明顯對比,因此一般人會在六周時出現「布丁頭」時回去補染。
半永久性染髮劑
半永久型染髮劑為非氧化型小分子染料,染劑本身就有顏色,含有植物性染料或焦油染料。可輕易穿透毛髮外層及部分毛皮質,稱為半永久是因為色澤停留在髮上的時間比永久性短,大約可維持數週。
髮表著色劑
顧名思義,髮表著色劑僅能固定在毛鱗片最外層,染色效果不持久,不傷髮質,洗髮精就可輕易洗去,以液態、慕斯、噴霧劑等多種形態在市面上販售,且色彩多樣。理論上這類產品因未侵入毛麟片,不會引發過敏,但由於可能含高量界面活性劑,所以仍可能有些刺激性,另外染料也可能黏附在頭皮上。
染髮劑內的PPD傷身?
黃毓惠表示「染髮劑對人體可能引起的影響有兩個,一是過敏反應,二是過度刺激,造成接觸性皮膚炎。」由於市面上許多永久性染髮產品內含PPD成分,「確實不少人會引起過敏反應。」黃毓惠表示,有許多人染髮完的當下沒有問題,但過了四、五天頭皮便開始發紅發癢。如染髮過程的圖片所示,永久性染髮劑的第一劑鹼劑就會打開頭髮毛鱗片,含有氨水、雙氧水等較刺激性的成分,可能會刺激到皮膚引起發炎。
懷孕可以染髮嗎?
前陣子藝人昆凌懷孕染髮造成不少爭議,網路上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認為懷孕就是不能染髮、也有人認為使用草本染髮劑就沒有關係…,黃毓惠說:「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數據可以證明孕婦染髮是否有風險,但以動物實驗來說會有傷害,還是不建議孕婦染髮。」
對此化妝品毒理性評估專家梁楊鴻更持保留態度,他表示:「對苯二胺,對於有過敏體質、頭皮有傷口、貧血及皮膚敏感的消費者較不適合,另外為避免對胎兒的傷害,準備懷孕或已懷孕的婦女也應停止染髮。」綜上所述,以消費者最常使用的永久性染髮劑而言,為避免未知的危險,懷孕婦女不要染髮為佳。
染髮易致癌?
梁楊鴻進一步表示:「對苯二胺已知對於動物有致癌性,顏色愈黑的染髮劑含對苯二胺的成分愈高。」
據梁楊鴻提供的資料顯示,國外已有相當多染髮致病的研究與報導,「曾有患者染髮後現過敏,臉腫變形,最後還差點失明,經過三年後仍留下後遺症。」
雖未有相關人體實驗可證明染髮劑確實可引起癌症,但專家學者也建議盡量不要染髮,對健康來說才是上上策。你該知道的染髮二三事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在逛菜市場時曾見過許多歐巴桑在攤位上直接染髮,逛完市場後回家再將洗劑清洗掉,認為輕鬆又方便,讓她大吃一驚。「許多人對染髮缺乏正確的觀念,也不曉得染劑停留在頭皮上過久的時間可能會帶來傷害。」她說。
染髮前的挑選小撇步
目前據食藥署公告,染髮劑及染髮劑第2劑成分共116種,經過核准的許可證使用張數共計7,890張。食藥署醫療器材與化妝品組科長洪國登建議,挑選市售染髮劑時,一定要選購有衛生署許可字號及完整標示的染髮產品,合法登記的市售染髮劑含PPD量才能符合衛福部規定(主要成分及含量)。
目前國內將PPD列為含藥化妝品的染髮劑成分,限用於染髮,限量2%,而國際間歐盟、美國、日本、中國都尚未禁止該成分使用於染髮劑中,如果民眾仍對此成分有疑慮,也可避免購買含有PPD的染髮品。
在尚未進行染髮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肌膚情況是否適合染髮,梁楊鴻說:「一旦挑選市售染髮劑後一定要先進行皮膚過敏性測試,48小時後無任何異常現象發生,才可以進行染髮,否則可能出現嚴重的皮膚發炎甚至大量掉髮的情況。」
染髮時的10大注意事項
1遵照使用說明,勿讓染髮劑在頭上停留太久
2不要混合使用不同的產品
3戴手套於通風良好環境操作
4染髮劑塗抹時不可太接近頭皮
5不要用搓揉方式進行染髮
6避免接觸眼睛,不要染睫毛及眉毛
7頭皮因染髮劑而產生刺激感時應立刻停止停用
8染髮後應以溫水徹底將洗髮劑洗淨
9染髮與燙髮應間隔一星期時間以上
10染髮後至少等待三個月以上再次進行染髮
無論是何種型態的染髮劑,都必須看清楚產品使用方法正確使用,為了身體健康,也不要太常進行染髮。最後梁楊鴻與譚敦慈建議,染髮後應多運動及補充水分,幫助排尿,可減少染髮劑在體內殘留。
文:Anna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黃毓惠、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食藥署醫療器材與化妝品組科長洪國登、化妝品毒理性評估專家梁楊鴻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