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碗公菜園為本
在疫情大流行警戒下,人人自危的當下,不必要的外出,免了;外食的機會,少了;唐先生回家吃唐太太的碗公菜園,多了,碗公菜園就更有充分存在的意義。《四時纂要》的序文寫道:「夫有國者,莫不以農為本;有家者,莫不以食為本。」於是唐太太要說:「夫有機生活者,莫不以碗公菜園為本。」因為自己種的菜,除了陽光和水外,連有機肥都自己做,種得自然、吃出美味愉快、吃得安全健康,畢竟才是有機生活飲食起居追求的基本生活大法!
耕耘碗公菜園以來,在菜價波動或忙碌時,不需出門買菜,還能三餐救急救窮的,雖然除了種類一直不甚豐富外,要有良心的說算是自然恩典滿意極了。尤其當連假時多,與其擠在耗能的車陣中,面對乏善可陳的風景區,不如宅在碗公菜園,做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腐女,才宅得有趣吧!唐太太就想說:「這個假期,找個有趣的碗公樂子,豐富碗公菜園的種類和收成吧!」
施先生的啟示
施明德先生蹲政治苦牢時,寫了一本《囚室之春》,寫在獄中為了打發時間而種植豆芽菜,他的體驗是孵豆芽時要在上面加蓋,可透氣的網狀覆蓋,或如竹編蓋子,豆芽菜才能長得堅挺漂亮,不然就胡亂蔓爬,長得歪七扭八,莖幹軟趴趴,其狀醜陋令人生厭。他以此隱喻台灣人若無外在壓力與堅苦磨練,則難以成材。碗公菜園沒什麼顏色!但孵豆芽真是碗公菜園不錯的一頁書!下一個的更好!
孵豆芽訣竅

綠豆芽的第7天,變成綠豆菜,還好還是不錯吃!
於是,向周邊的親友家族打聽孵豆芽的種種。結論是相當二極化,一派說容易、一派說爛光了;其中綠豆芽最容易成功,60克就可以孵出一大盆大約500克以上的豆芽。就從綠豆芽開始吧!但弔詭的是,有人說要半夜2點泡綠豆,才會成功,有點令人害怕的魔女調調!最後,綜合各家說法及碗公實驗結果,唐太太可以和《有機誌》讀友分享的結論是:
1.先確定買的綠豆有發芽力
到專賣店買芽菜級的專用種子是一條捷徑,但價格高;試了去買食品級的綠豆,買回來先試把20顆綠豆泡水隔夜,會發芽的就是有發芽力,再算算發芽率,幾乎百分百又整齊就是最好。記著這家的綠豆的品牌和包裝、有效期限,就照這個經驗基礎去買綠豆就可以了。
2.浸種催芽灌溉
一次用量米杯舀了1杯量,洗淨加4倍的水量放到碗公裡,泡水8-10小時後倒乾。放入一個紙箱,因為孵豆芽最重要的是怕光。許多成功的經驗者,都建議用茶壺,好處就是暗、利用壼嘴又好加水和倒水。不過唐太太家沒有大水壺,總不好為了孵豆芽,又跑去買一個茶壺,這麼不有機的事,找個空鍋就是了。
3.定時泡水
建議每4-6小時,浸泡10分鐘,再把水倒掉。但是,唐太太是上班族,總不好背個茶壺上下班吧!就簡化成起床、下班時,至多就睡前,各泡一次。綠豆芽就一天天的茁壯,尤其到第4、5天的巨大,真有成就感!
4.其他零失敗提醒

孵豆芽的方法都差不多,換紅豆芽換換口味!
豆子疊2-3層就好了,太厚的話,夏天累積的發芽熱會熱死它們。蓋毛巾也是一樣的問題,雖然利於保溼和給一點施先生說的壓力,但也埋下容易失敗的伏筆。.積水會讓盤底發臭,滋生細菌,順利發芽的豆子,反而突然掛點了;所以,搭個網籃幫助排水。洗豆時不飽滿的豆子會浮在水上,就讓它去吧!破損的也挑除,成功率更高。有人說夏季是孵豆芽最佳季節,冬季豆子發芽速度慢,但這話是對已經很上手的人說的。
芽菜一族
接著我試了紅豆、黑豆及空心菜,都有不錯的成績,當然和市售的肥美,有些差異,據說是沒用殺草劑、生長素、肥料;至於容易有氧化略褐的細根,據說也是沒加漂白及螢光劑之故;而且唐太太的豆芽要送人時,一定得再包上報紙,不然送到手中,豆子紅了芽也都綠了。看似缺點多多,卻是長的自然、吃的天然的證明,動手孵芽菜吧!比碗公更碗公的菜園,這可是追求有機生活才有的福報!
撰文、攝影:林佳嘉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