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許多民眾對食物的觀念,不僅明顯錯誤,而且缺乏正式研究的支持。部份訊息遭到扭曲、誤導,無法明智地消費,心中恐懼迫使我們不得放棄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下面我們匯集社會上存在已久的食物迷思或謊言:
迷思1精製種子油和植物油是健康的
有部分輿論認為提高如黃豆油、葵花籽油、芥菜籽/葡萄籽油、玉米油等精製種子與植物油攝取量,可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但我們必須澄清這個觀念。心臟疾病的罹患率其實際取決於多不飽和脂肪酸ω-3和ω-6兩者之間的平衡。請注意,這裡的關鍵字是「平衡」,而且兩者的攝取量必須足夠。魚類、青草餵養的動物、大量種子和堅果富含ω-3;而ω-6則暗藏在精製種子和植物油中。多項研究指出,過多的ω-6其實會損害健康,導致體內發炎,並引發嚴重的疾病。但不同於精製的種子和植物油,椰子油和橄欖油卻有益健康。
迷思2 雞蛋有害健康
若談到膽固醇會增加心臟疾病風險,那就必須對雞蛋另眼相看了。研究指出,雖然它膽固醇含量高,但早餐中的雞蛋並不會引發心臟疾病。其實罪魁禍首是壞膽固醇,也就是飽和和反式脂肪,而不是雞蛋中發現的好膽固醇。
實際上,雞蛋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有益眼睛的抗氧化劑,因此只要適量攝取,它也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員。
迷思3巧克力對皮膚不好
青春期時可能曾被告知要減少吃巧克力,因為它可能會誘發青春痘。但部份研究卻顯示,巧克力和青少年煩惱-青春痘之間並沒有相關性。其實黑、生巧克力有益心臟,並可降低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黑巧克力除了是抗氧化劑的豐富來源外,它還能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壓。
迷思4咖啡危害身體健康
咖啡也被健康迷視為禁忌食品之一。雖然它確實會使血壓升高,但也只是短期效應。實際上,咖啡是絕佳的抗氧化劑來源,它的含量甚至高出蔬菜和水果。經常攝取咖啡中的咖啡因,能改善情緒、記憶力以及腦部其他功能。再者,它能讓人保持清醒,不再昏昏欲睡。
一份針對咖啡飲者的研究發現,罹患糖尿病、肝硬化和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病的機率微乎其微。然而,關鍵是要適度飲用。試著每天喝1-2杯。如果喝咖啡會擾亂睡眠,也可以選擇綠茶使咖啡因的效益達到最大化。
迷思4減少鈉攝取量
據說減少鈉鹽的攝取量能降血壓。雖然這是事實,但請注意,高血壓只是一個危險因子,不一定是致病或死亡的原因。根據部份針對心臟患者的研究,降低飲食的鈉含量並不會影響他們的血壓。
但在這些研究中更值得注意的發現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若攝取過低的鈉,會增加死亡風險。此外,低鈉鹽攝入對身體的其他不利影響還包括胰島素抵抗和LDL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濃度過高。最重要的是:身體健康者不需要大幅度降低鈉攝取量,適量即可。
釐清這些食物謊言後,現在享受一杯咖啡、偶爾一塊巧克力或者早餐來顆煎蛋,就不須感到內疚或恐懼。
編譯:方秀芬
※醫療保健內容僅為參考之用,無法取代實際的醫療行為,如有任何疑問請洽詢相關科別之醫師,或有疾病應立即就醫。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刊頭该图片由Roland Schwerdhöfer在Pixabay上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