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威尼斯 魚市集 里奧多市場

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浪漫的景點之一,在水上漂浮的城市、華麗的嘉年華派對、義大利的情歌和美酒。在古老的歐洲古城裡,誕生一個獨一無二的魚市場,每年吸引上萬名觀光客到此朝聖,目的不一定是買菜,只是為了體驗千年前的商業繁榮,莎士比亞筆下的威尼斯商人故事背景。

里奧多橋的名字是由「rivo」、「alto」 這兩個原文字演變而來,原意是「高出地面的岸」,經過歷史的變革,里奧多橋至今是知名的古建築之一。傳說站在橋上俯瞰整個威尼斯,可以捕捉到最美的景色。這裡在十一世紀時便發展出市集,自然匯集成為威尼斯的商業中心,有著最早營業的市場和商店。早市里奧多市場Mercato di Rialto可能是許多前往威尼斯旅者必訪之處。

威尼斯除了漁獲之外,幾乎樣樣進口,已有600 多年歷史的里奧多市場,位於被形容為「威尼斯的廚房、辦公室與後接待室」的里奧多,保留千年依舊存在的里奧多市場,除了8月份停止捕魚ferma pesca之外,全年營業。這時候的漁獲主要由進口過度,之後的秋冬期為fraima,大概是9到12月,魚獲更為新鮮,品質更好,沙丁魚、小章魚、軟殼蟹是最常見的漁產。

里奧多橋屬於文藝復興風格,也被稱為「白色巨象」,兩旁則是市場及餐廳,起源於莎士比亞的時代之前。附近漁夫一大清早從大運河送來新鮮海鮮,把肥美的扇貝、螯蝦等,獻到貴族們的桌前。在威尼斯島上只有兩種交通工具,一個是船,另一個是雙腳(走路),所有的觀光客都必須靠這兩個方式進入威尼斯。

魚市場的鄰居,威尼斯果菜市場(Erberia)的蔬菜水果香料等,早期為了供應島上的貴族們,多是由外地進口。如今皇室落沒,每年湧入的觀光客遠遠大過於本地人口。但魚市場難以轉型,依然供應著新鮮魚獲,只是水產品的獲利遠追不上租金的上漲。近年來的里奧多市場因為觀光客的吹捧,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反倒失去了真正市場的功能。但如果想要體驗正統威尼斯生活的人,就一定要來到這裡。

雷同西班牙的tapas,威尼斯也有屬於自己的小吃文化。遠離觀光區的巷弄之間有一種專賣 cicchetti 的餐酒館。這些藏在巷弄中的酒館叫做 bàcari,當地人不買魚的時候,習慣在附近小店喝一點下午酒(Aperitivo)、品嚐海鮮小點,像是鹹鱈魚(baccalà)料理。這時候搭配義大利人稱為平民香檳的Prosecco 氣泡酒,或是威尼斯人喜愛的柑橘氣泡調酒 (spritz),可說是至高的享樂!

沿襲歷史悠久的美食傳統,里奧多市場不只有最新鮮的魚市場,許多特色小店也隱藏在市場的角落,例如起士店、麵包店、香料店等,在威尼斯島上逛餓了,來到這裡必定可以找到最美味的食物。而這些食物並非餐廳裡的山珍海味,而是能夠溫暖人們的心和胃,老百姓日常的家常小菜。美食網站food 52有一篇專題文章介紹〈威尼斯人怎麼買菜〉,里奧多市場因為地理條件的關係,古老狹小的街道很難停車,步行是最好的方式,當地人不會一次買很多食材,反倒是熱衷於天天上市場,只買一兩天所需的份量。永遠買到最新鮮的食材,吃在地、買在地,這也是威尼斯美食的獨特之處。

古建築悠久的市集文化,島上得來不易的新鮮蔬果食材,威尼斯本身的文化魅力,里奧多市場不見得特別新穎現代,但依舊保有一種日復一日的質樸精神,像是守護某種驕傲傳統。在此的攤販背後都有悠久的故事,多數是一種鄉愁或是懷舊。有許多魚市場攤販在的訪談影片中提到,是歷史責任推動他們依舊堅守崗位,將市場的生命傳承下去,延續了里奧多市場的美麗與哀愁。

除了當地引以為傲的新鮮漁獲外,里奧多市集另一個風景是海鳥秀,臨海的俊秀海鳥追隨著攤販的魚肉,自然地成為獨特的景觀。而這些海鳥似乎也懂得討觀光客的歡喜,渾然天成的表演欲望讓古老市場增添另一番朝氣。

里奧多魚市場地址: Riva del Carbon San Marco 41 75, Venice, Italy
交通方式: 由聖馬可廣場步行約12 分鐘,亦可乘坐水上巴士到Rialto Mercato 站下船步行3 分鐘抵達。
開放時間: 早市 7:00 ∼ 14:00(週一休市)

文:林珮芸

林珮芸,筆名@simple,有機誌、綠雜誌/綠建築(臺北)八年專欄作者;有機會網、生態分子(北京)特約作者。書籍【在田中央:宜蘭的青春.建築的場所.島嶼的線條(2017)】、【全球旅店空間設計趨勢 (2015)】共同作者。曾受邀貼身採訪國際知名創新人士,如日本當代建築師偎延吾、「藍色經濟」剛特.鮑利(Gunter Pauli)、西雅圖有機連鎖超市PCC營運長、美國Modern Farmer創辦人、全球500強Zipcar創辦人。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

加入好友

圖片來源: unsplash

分享: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