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其他的主食,如米飯、麵粉和藜麥,多攝取小米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身體質量指數(BMI)。
在永續期刊(Journal Sustainability)中有一篇文章,引發了一系列的評論和廣泛的討論,這篇文章名為「相較於其他穀物類主食,小米是否更有效地降低膽固醇和肥胖問題?」
近年來引發廣泛的焦點,關注於是否需要提升農場與飲食的生態多樣化?科學也同時支持小米,並將之視為超級能量食物,對人類身體健康、農場生態健康、也對地球健康的選擇。
研究員表示「小米的營養和益處已經被普遍認可,但最近有一些新發現已經被證實:小米可以幫助二代糖尿病,降低血脂數,提高血紅蛋白指數,並且可以減少貧血問題。」
這樣的發現是來自於對照實驗組,一組食用小米,一組食用其他的主食。從2017年10月3日開始,到2021年12月1日,使用27項測驗的文獻回顧。這個測試驗證了包含隨機對照組,其中有碳水化合物的比對,指標有關於性別、年齡、種族等,測試食用小米對於血脂數,當然還有對於BMI的影響。最後831頁的論文紀錄了12個受訪者,並且被簡列出來。
在食用小米的對照組中,大約有6.6%比例真正獲得膽固醇下降,而食用其他穀類的受訪者卻沒有明顯的變化。在10位受訪者中有清楚的紀錄數據,例如其中一組是二代糖尿病患者,食用了自家種的小米28天,很明顯地,壞膽固醇下降,脂蛋白濃度降低。而其他無糖尿病患者則沒有明顯的變化。仍有一些受訪者,食用小米對於BMI沒有明顯的改變。
在隨機對照組中,24位超重的男性食用高粱,證明了長期食用高粱會降低體脂肪,但同時增加碳水化合物和纖維的攝取量。
9/12受訪者報告顯示,相較於對照組受訪者只食用米飯、麥和藜麥而言,食用小米從40克到200克,跨幅28天到120天,數據證明食用小米對於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有益處,也可以控制高血脂症。
研究員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每餐食用超過60g的小米,對於健康有長期的幫助,然而在脂數降低之後,依然需要長期食用小米。證實了小米有效控制心血管疾病,以及非酒精造成的肝臟問題」。而研究團隊依然長期且持續地追蹤食用小米的益處。
編譯:林珮芸
圖片來源:Image by MYCCF from Pixabay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
贊助廣告:如果您通過此廣告頁面上的鏈接購買商品,我們可能會賺取少量佣金。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