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
其實糖尿病、高血壓並不是很難治癒的,問題是我們得知道病因從哪裡來。現代醫學沒辦法處理這些問題是因為還不瞭解這些疾病的成因,並且在基礎知識的建立上有錯誤。一開始的假設就不對,所以只能在枝枝節節上處理症狀,而沒辦法全面解決問題。要探討這些疾病的發生原因,必須對血液循環的生理學,有真正的瞭解。
我們以高血壓為例。高血壓的研究在西方進展非常緩慢,一九九九年時,CNN的一則新聞說,打鼾時血壓會升高,是醫學上重大的發現。因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學證明晚上打鼾與高血壓有關,也就是說,一開始打鼾,血壓就上升。他們覺得這是了不起、不得了的發現,終於找到一個生理現象與高血壓有直接相關。
假如你懂得我們將在本書中說明的高血壓理論,就會知道高血壓的發生是因為缺氧,打鼾也是因為氧氣吸入不夠。這則CNN新聞剛好印證了我們的理論。事實上我們也是基於這個理論治療高血壓的,而且很容易就能理解。血壓高的病因有收縮壓(高血壓)高與舒張壓(低血壓)高之不同。收縮壓高的病因種類較多,但如果能夠清楚分辨循環受阻的病位與病狀,大部份是可以治好的。對西醫來說,最棘手的是舒張壓過高。不過,事實上,按照中醫的看法,舒張壓高的病因比較明確──嚴格說來只有一種(一定是肺功能不對),在治療上雖然並不更容易治,但是比較容易確定病因,治法也很標準。
不論是在生理學書籍甚至醫學書籍上,西方醫學都極少探討高血壓相關的成因。雖然相關研究非常多,卻仍然不清楚高血壓發生的原因。即便從流行病學的立場來看,他們也只知道兩個因子,一個是膽固醇會造成血管硬化,還有一個是三酸甘油高會造成血液黏滯度高。到目前為止,只有這兩項原因是確定的。至於鈉吃太多導致高血壓的假設,現在大家也開始存疑了。鈉吃太多可能和腎臟病直接有關,但是很難推斷出和高血壓有直接的關聯。由此便可發現,到目前為止,研究發現與高血壓有關的的生理指標,事實上是少得不得了,所以醫學界才會認為晚上打鼾與高血壓有關是個重大發現──居然找出了一個與高血壓正相關的生理現象。
國外的研究因為有循環問題方面的盲點,所以通常是花了很多錢,卻只做出小小的成果。而這個小成果還能上CNN新聞。事實上,以「相關性」來做研究是現代人在生物學及醫學上最常用的方式。但是「相關性」不等於「因果關係」,而且還可能造成誤導,甚至對病人產生危險。舉例來說,與年老有關的包括白頭髮、掉頭髮、掉牙齒、皮膚粗糙……等等,但是這些相關性會不會造成人的死亡?這些是造成你老化的原因嗎?現在的生命科學與醫學的研究就有這樣一個大毛病:一直在做相關性的研究,而不是去找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結果就是同一個因造成五百個果,我們找到這五百個果之間的相關性,卻還是找不到原因在哪裡。
現代醫學如此發達,每年發表許多論文,但是我們在學理上好像沒有什麼實質的進展。十大死因名單上的那些病,自古就存在了;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慢性病等,自從有人類開始就有這些病。但為什麼到了現代會變成比較重要的死因?主要是因為古人死亡原因中的第一名如急性發炎這樣的病,因為現代抗生素的發達,而使排名向下掉了,其他的疾病的排名因而向上推進。但是近年來這麼多的研究,對這些十大死亡原因的改善好像並沒有太大的效果。送進墳墓的還是這些病。為什麼我們依然束手無策?主要是因為我們只找到了一些現象上的相關性──白頭髮與掉牙齒、白頭髮與皮膚粗糙、老人斑與白頭髮……但這都是老化的結果而不是原因。如果只是做了很多這樣的研究,只是研究結果與結果之間的關係,是找不出發病的原因的。
資料來源:大塊文化
書名:《氣的樂章四部曲》
作 者:王唯工 教授
西方醫學長久以來以流量理論思考人體的血液循環,在治療上遇到極大的困境。物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共振」,共振理論很有可能才是血液循環最合理的解釋。但是這項醫學史上的重要突破並非新發現,中醫三千年前就是依此原則治病,中醫的說法是──「氣」。
王教授是生物物理方面的專家,專注與血循環的動力研究,他修正現代血循環理論,將血循環與中醫的經絡穴道聯結而發展出血循環需要血管、經絡、穴道所形成的共振網路配合,並分析近代十大死因多與血液循環惡化有關,故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環理論——「共振」原理,認為共振的氣才是解決現代疾病的重點。
王唯工教授以共振理論檢驗人體血液循環的現象以及疾病的成因,在看過數萬名病人,發現結果與中國古書上的記載不謀而合。人體的生理運作就像一篇樂章,可以諧波分析,「氣」就是其中的旋律。現代科學證明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並且利用脈診儀分析出數億種脈象,遠遠超越傳統中醫的成就。這是新的開端,更是朝向一個自然老化而無病痛的未來。
圖片提供 : Pixabay
支持〝有機誌〞請由此購物:【樂活市LohasCity購物商城】商品,用消費行動來支持我們永續經營!因為,想傳遞的故事實在太多;好還要更好,是我們一直以來不敢停下腳步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