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有機米,有益身體健康外,也可幫助維繫地球上的動植物生態,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呢?! 每當向長期使用農藥的農耕者,談起有機農業不使用農藥的栽種方式時,他們大都無法置信,甚至回答:「不噴灑農藥,農作物是無法收成的!」 不使用農藥,農業還可以耕作嗎?不管是疑惑,還是慣性;一般民眾對於不使用農藥、殺蟲劑、化學肥料的有機農耕方式,大都無法置信。甚至連正常施用農藥,都難以遵循。曾有學者研究,67.7%的農民...
吃有機米,有益身體健康外,也可幫助維繫地球上的動植物生態,好處多多,何樂而不為呢?! 每當向長期使用農藥的農耕者,談起有機農業不使用農藥的栽種方式時,他們大都無法置信,甚至回答:「不噴灑農藥,農作物是無法收成的!」 不使用農藥,農業還可以耕作嗎?不管是疑惑,還是慣性;一般民眾對於不使用農藥、殺蟲劑、化學肥料的有機農耕方式,大都無法置信。甚至連正常施用農藥,都難以遵循。曾有學者研究,67.7%的農民...
才放完年假,加上轉職潮與經濟景氣低迷新聞等大環境的可能影響,最近的你是不是也突生一股倦怠感,甚或開始出現焦慮或沮喪等負面情緒呢?讓音樂及精油雙效合一,助您輕鬆揮別陰霾吧…… 探討如何消除焦慮及挫折等負面情緒之前,不妨讓我們先從中西文化間的異同,了解一下負面情緒及心理狀況為何會發生?德國唯心論認為所有心理衝突,均源自人類自我主客體間的對立,若衝突無法解決,將產生悲劇性的情緒反應與結局。萬一未設法調和...
有機農業如何航向藍海呢?「消除疑慮、創新生產、提升行銷、降低售價」這四點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近十年有機農業成長十倍 但規模仍小 相對於日本、德國,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相對起步較晚。農政單位1986年邀請相關學者專家進行有機農業的可行性評估,並陸續推動「有機農業可行性觀察試驗」計畫、「有機農業先趨」計畫、「農作物有機栽培觀察及示範」計畫等等。有機農產品栽培面積在1996年約有160公頃,而至2006年...
他,人稱的崑濱伯,2004年國際紀錄片「無米樂」的最佳男主角。 種田種了一輩子,仍然活到老學到老,2005年他加入了後壁稻米產銷班,2006年米成為全國冠軍米,2006年他開始有機米的試作。 今年,年歲80,獲選為全國十大經典神農,時常受邀在農業推廣的舞台上串流,然而,一切,他說,都是「天公伯」賜的。轉動有機時尚風向球,愛台灣 生長於台南縣後壁鄉的菁寮村,黃崑濱過去是默默耕種的小農,不過在2004...
春天,大地甫從寒冬甦醒,微涼空氣瀰漫暖陽的餘溫,此刻萬物欣欣向榮,花兒含苞待放,是四季裡最適合出外郊遊、野餐的時節。趁著春暖花開之際,何不親手製作美味可口野餐小點,提著野餐籃,探尋春光之美!五穀飯丸 主食總少不了米飯,因此選用營養健康的有機五穀米取代白米,捏製成日式風味的飯丸,另用保鮮膜打包,省了包裝,也不沾手,野餐變輕鬆了! 材料:有機五穀飯兩碗、有機蘿蔔乾兩大匙、有機乾香菇兩朵、素香鬆3大匙、...
明年是牛年,卻越來越多人不吃牛肉,沒關係,有機誌為您提供自然健康的台灣履歷豬肉美食,正所謂新年新氣象,暫時拋棄傳統的中式料理吧。 新春新意,來點新料理,有機誌提出養生懷石的日式創意,讓您為家人準備的團圓年夜飯,提前享受創意與養生的年味。年味自慢 材料:(5~10人份) 梅花臘肉750g。 馬鈴薯2粒、蘆筍10支、蟹肉棒10支。 草莓10粒、鳳梨1粒。 做法: 1.臘肉切薄片,用小火略為煎過置涼。 ...
自工業革命後,農業的生產型態隨之改變。大規模機械化耕種,導致全球原本肥沃的土壤逐漸消失;1962年美國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出版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書,喚醒了全世界對過度使用農藥之生產型態的重視;21世紀後,全球氣候劇烈變遷,導致自有氣溫記錄以來17個最熱的年頭,其中16個就發生在21世紀最初的20年間,現今平均氣溫已較19世紀時升高了攝氏1.1度。基於...
茂谷柑 茂谷柑係美國於1913年以寬皮柑與甜橙雜交選育而來,屬桔橙類之柑橘,果實呈扁圓形,果皮橙黃色,果重約150~250公克,糖度約14~15度,酸度0.6~0.8%,酸甜濃郁風味、果肉多汁、皮薄色豔及耐貯運等特性。國內茂谷柑栽培面積約1,809公頃,主要產區集中在臺中市、雲林縣、嘉義縣及新竹縣等地,而今年期茂谷柑果實生長期間、日照充足,產量及品質穩定。 茂谷柑營養價值豐富,根據衛福部食品營養成...
新年到,穿新衣帶新帽,除了換身新行頭,當令年菜美食也不可少,且看擅長粵菜風格的石志雄師父,如何以精心研發的可口醬料結合當令的冬筍茼蒿等食材,提供大家一桌味美健康年菜。清香佛跳牆(8人份) 材料:(1斤=16兩=600公克;1兩=37.5公克) 杏鮑菇3兩、柳松菇3兩、北菇3兩、乾蓮子2兩、菱角肉2兩、栗子2兩、佛手瓜3兩、山藥2兩、麻筍2兩、薏仁1兩、青木瓜2兩、竹笙1兩、蒟蒻2兩、芋頭5兩 素高...
有位調酒匠以每日萬元美金代價飛到世界各地教人“釀”酒,這人無疑地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以致能以化學成份“釀”製葡萄酒,他稱此招為「人定勝天」。 參習者問:那麼,搞自然活力葡萄酒那批人是怎麼回事? 調酒匠答:那是比登喜馬拉雅山還難的挑戰啦。 這位乘飛機高速累積個人CO2的Flying Winemaker竟攀不上喜馬拉雅山!且把Bio-dynamic闢比難以登喜馬拉雅,不是不解Bio-dynamic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