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品嚐風味濃郁、帶清新香氣的柳橙季節了!柳橙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C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濃郁誘人的風味及香甜多汁的口感,是識貨饕客不容錯失的美果佳饌,目前已陸續採收上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消費者,品嚐正是「好食機」!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柳橙俗稱柳丁,果實為球形或長球形,呈橙黃色,果重約100~200公克,果頂有明顯圓形印環,糖度約12~14度,酸度0.5~0.6%,深受國內消費市場喜愛。目...
又到品嚐風味濃郁、帶清新香氣的柳橙季節了!柳橙富含膳食纖維、維他命C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濃郁誘人的風味及香甜多汁的口感,是識貨饕客不容錯失的美果佳饌,目前已陸續採收上市,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提醒消費者,品嚐正是「好食機」!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柳橙俗稱柳丁,果實為球形或長球形,呈橙黃色,果重約100~200公克,果頂有明顯圓形印環,糖度約12~14度,酸度0.5~0.6%,深受國內消費市場喜愛。目...
台北2022年12月6日 /美通社/ -- 全球氣候危機已是人類無法迴避的問題,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乾旱、野火、致災性豪雨的情況已在全球各地越來越常見。不確定的水資源供應是許多國家面臨的挑戰,台灣以梅雨和颱風為主要降水來源,2021 年初的「百年大旱」曾造成農業及晶片生產的壓力。水資源短缺可能直接影響企業營運,因此一些企業已意識到水資源將可能是下一個面臨的環境問題。為在有限水資源下進行效率控管,上...
作為一個深耕農業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獨樹一幟,採用創新解決方案幫助小農進入大市場 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向拼多多執行總監林欣儀頒發糧農組織創新獎。 ©FAO/Alessandra Benedetti 羅馬 - 中國最大的農業電商平臺拼多多榮獲2022年度聯合國糧農組織創新獎。拼多多是一個深耕農業的電商平臺,通過創新方式將小農戶與大市場緊密聯繫在一起,改善了千千萬萬小農的生活和生計。頒獎儀式於今天糧農組...
進入深秋,轉為鮮豔色彩的杮子陸續收成,掛樹的果實受到大自然的祝福日照及雨水充足,今年的果實雖略少但個個金黃飽滿,邀請您一同感受黃金「杮」力!產季率先登場的是嘉義番路及竹崎的完全澀杮「牛心杮」(又名脆杮或水杮)及「四周杮」(又名紅杮),接著由臺中、南投、苗栗、新竹及桃園的「富有」、「花御所」及「次郎」等甜杮,或「石杮」等澀杮品種接力上巿。 杮果可簡單分為澀杮及甜杮,杮果在發育過程中,會產生可溶性單寧...
檸檬富含維生素B群、C、E及鉀、鈣、磷、鎂等礦物質,且熱量低,每100克只有33大卡,具有濃烈香氣及爽口酸味,很適合當作飲品,亦可添加於甜點或搭配菜餚,增添食物的風味,讓人在炎炎夏日也能食慾大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為使國人盡情享受當季新鮮營養檸檬的美味,分享檸檬鮮果的挑選與保存方法,消費大眾享受清涼美味的夏季酸甜滋味。 臺灣檸檬主產於高屏地區,栽培品種為'Eureka'(優利卡),與...
當我們審視合成食物時,顯而易見的這些工業化農牧產品成分。特別是慣行農業種植的豌豆、馬鈴薯、大豆、椰子和藜麥。這些碳水化合物仰賴重加工、單一種植、農化、基因改造、去森林化,如此去提供給全球供應鏈。 然而公司卻堅持聲稱他們植物肉將節約更多用水、種植面積和較少的溫室碳排放。更諷刺的,它們宣稱動物權益。藉由這樣的「漂綠」刻意迴避面對工業化生產造成的環保毒害。 此外,實驗室生產需要大量的生化媒介,這使用了大...
這些合成食物大量使用傳統工業化生產,很多是基因改造(GMO)。例如Impossible Burge植物肉幾乎全部採用工業農業生產的麥、玉米、大豆、椰子和馬鈴薯。此外,還添加傳統公司的生化基因成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這些幾乎是化學生產。經由機械烹煮、機器切割、重新塑形、嵌入改造的肌纖維,經由生產線模仿出類似肉類的產品。 培植肉合成肉和乳製品 實驗室生產的培植肉和乳製品目前被市場標榜為取代動物產品的...
在古老歐式建築的小鎮逛市集是什麼樣的感覺?彷若童話般的靜謐生活,德國知名市集之一艾爾福特市集,平日淡妝素顏,但是一到了聖誕節,就成了濃妝豔抹盛名在世的閃亮明星。圖林根邦( Thüringer)位於東德,東西德合併之後,也可以被視為位於德國中部,首都 Erfurt是一個相對平和的小鎮,在歷史大戰中,唯一倖免較少受到破壞的地方,因為位於德國中心,也曾是重要的交通樞紐,繁盛集貿地,如今保留更多原本的風貌...
人造食物對於環境生態有害?! 在人造食物時代中,我們如何復育人類和食物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食物系統已經面臨很大的危機,科技食物已經成為一種手段,越來越多公司利用實驗室生產的食品直接取代動物肉類。「人造食物」優化了一種概念,那就是「工業化農業」為了要餵飽更多人,所以是必須的。而事實上,真正有營養的食物即將消失,而工業化農業主導的食物,造成更多人的慢性疾病和生態環境破壞。 主張高科技食物或是實驗室食物...
泰國政府推動東南亞區對於有機食品產業的生產和科技發展,期望此舉可以帶動地區性的經濟振興。2017-2022年期間,根據國家的有機農業計畫行動,泰國政府已投資有機食品部多年,在過去五年內,扶植了超過340個計畫。 根據泰國農業部(MOAC)表示,這部分的努力促使泰國有機水果的出口量逐漸增加。從2017年到2020,成長率增加了44.6%。 泰國農業部公開表示「泰國有機出口產品主要顯示在米、榴槤、山竹...
有機耕作生產過程不施用化學農藥、肥料及基改物質,供應國人安全農產品,兼具保障農民生計與環境生態之良善循環,有機農業促進法於107年5月公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積極推廣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全國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從106年底8,098公頃,到本年5月底已達到17,489公頃,4年半的時間引領國內有機友善耕作面積成長1倍以上,無論稻米、雜糧、蔬菜、水果及茶、咖啡等特用作物,都能充分供應國人日常安心飲食需求...
極端環境下的糧倉預備(一) 在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誰也無法獨善其身。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帶來糧食生產環境的惡化,新冠疫情造成相關供應鏈受阻、推升糧食價格,烏俄戰爭帶來糧食、能源、化肥出口的限制,衝擊全球的糧食供應,對於脆弱的糧食系統更是雪上加霜。身處充滿變數的大環境、生活在糧食自給率只有31.7%的台灣,對於不分國界的糧食危機,我們要如何為自己、為家人,為窮乏者備糧呢? 十二年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