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尚

Posted by | 2022-09-28
錯誤的低碳飲食法,有可能傷害你的身體!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我在擔任減重教練的時候,認為飲食習慣是減重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減肥成功後會復胖大多都跟這點有關。我來舉個例子吧!有一位80公斤的女性,她一週三天喝酒,搭配高油的下酒菜,而且完全不運動。因此,她感到身體漸漸變得笨重,決定要減肥。在減肥時,她每天運動一小時並只攝取1,200kcal的便當。就這樣三個月後,她減到60公斤,恢復正常體重,她想著這樣就夠了。隔天,她又開始喝點小酒,也與運動...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9-13
夏日炎炎,檸檬消暑正當時

檸檬富含維生素B群、C、E及鉀、鈣、磷、鎂等礦物質,且熱量低,每100克只有33大卡,具有濃烈香氣及爽口酸味,很適合當作飲品,亦可添加於甜點或搭配菜餚,增添食物的風味,讓人在炎炎夏日也能食慾大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為使國人盡情享受當季新鮮營養檸檬的美味,分享檸檬鮮果的挑選與保存方法,消費大眾享受清涼美味的夏季酸甜滋味。 臺灣檸檬主產於高屏地區,栽培品種為'Eureka'(優利卡),與...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9-05
維生素D是雙面刃?

國衛院發現老年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3恐增加失智症風險 過去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在神經系統中具有保護及滋養神經細胞的功能,有助於增生神經傳導路徑,促進腦部健康,許多流行病學的研究皆發現,維生素D的缺乏與阿茲海默症和其它失智症發生的風險增加有明顯的關聯性存在,但是兩者的因果關係目前尚不清楚。然而目前沒有治療失智症的有效藥物,因此許多人仍冀望藉由補充維生素D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8-22
改善關節痛的新型生活方式

長期受到骨性關節炎之苦? 現在有新型的改善方式,無須用藥就可以緩解! 現代人遇上各式各樣的關節痛,其中骨性關節炎屬於長期的慢性病,主要的原因是骨關節之間摩擦的緩衝物質不斷流失。這些都會在日常生活中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品質,也會造成其他的副作用。 根據2019年骨性關節炎和軟骨期刊表示:「膝蓋和臀部的骨關節炎和致命性心臟疾病有很大的關係」。骨關節炎導致人們不願意活動,衍伸出其他的慢性病,例如肥胖、糖尿病...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8-22
共同抵抗人造合成食物: 錯誤的決策將危害我們和地球的健康 (系列二)

這些合成食物大量使用傳統工業化生產,很多是基因改造(GMO)。例如Impossible Burge植物肉幾乎全部採用工業農業生產的麥、玉米、大豆、椰子和馬鈴薯。此外,還添加傳統公司的生化基因成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這些幾乎是化學生產。經由機械烹煮、機器切割、重新塑形、嵌入改造的肌纖維,經由生產線模仿出類似肉類的產品。 培植肉合成肉和乳製品 實驗室生產的培植肉和乳製品目前被市場標榜為取代動物產品的...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7-20
自我測試:你拖延到什麼程度了?

從不拖延的人世間難尋,幾乎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同樣,凡事都拖延的人也很罕見,因為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地選擇拖延,所有行為的背後都有其目的。 有些人拖延是為了逃避困難和痛苦,趨樂避苦的本能讓他們抗拒處理棘手的難題;有些人拖延是由於缺乏完成任務的相關技巧和能力,擔心把事情弄砸,暴露自己的不足;有些人礙於客觀原因無法直接表達不滿與憤怒,就選擇用拖延的方式實施被動攻擊;還有些人在面臨艱難的抉擇時,無法...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7-08
共同抵抗人造合成食物: 錯誤的決策將危害我們和地球的健康 (系列一)

人造食物對於環境生態有害?! 在人造食物時代中,我們如何復育人類和食物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食物系統已經面臨很大的危機,科技食物已經成為一種手段,越來越多公司利用實驗室生產的食品直接取代動物肉類。「人造食物」優化了一種概念,那就是「工業化農業」為了要餵飽更多人,所以是必須的。而事實上,真正有營養的食物即將消失,而工業化農業主導的食物,造成更多人的慢性疾病和生態環境破壞。 主張高科技食物或是實驗室食物...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6-30
研究指出多攝取小米可以降低膽固醇,高脂血症和肥胖的風險

相較於其他的主食,如米飯、麵粉和藜麥,多攝取小米可以降低膽固醇和身體質量指數(BMI)。 在永續期刊(Journal Sustainability)中有一篇文章,引發了一系列的評論和廣泛的討論,這篇文章名為「相較於其他穀物類主食,小米是否更有效地降低膽固醇和肥胖問題?」 近年來引發廣泛的焦點,關注於是否需要提升農場與飲食的生態多樣化?科學也同時支持小米,並將之視為超級能量食物,對人類身體健康、農場...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4-29
披甲上陣 以愛戰疫

面對這波疫情,我的感受難以言喻,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那分艱巨! 天天與醫療體系防疫會議連線,看到畫面上的醫護與同仁,不管是在病房照顧病人,還是到戶外支援快篩站,脫下隔離裝備之後,人人滿身汗水,真的很不捨。尤其看到護理人員把面罩、口罩拿起來,痕跡都很明顯;從臉頰一直到耳後,皮膚都磨破了,這真是非人能接受。有時我會說,「啊~你不是人啦」,的確不是人間人,是超越人間的菩薩。這一分「不忍眾生苦,只願眾生得安樂...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4-26
兩長一短長壽法則

健康階段長與亞衡階段長,疾病階段短,是長壽的模式,反之則是短壽模式。關於 人體生存狀態,過去都是從健康和疾病兩個階段來認知,雖然有「未病」、「亞健康」 的概念,但本質還是 2 段論,最多可以算 2.5 段論。 只有將人體生存狀態分為三個階段,才能更好地實現健康長壽。這就是 3 段論,即 健康階段、亞衡階段、疾病階段。與 2 段論相比,就是把健康與疾病的中間狀態明確為 一個獨立的階段,即亞衡階段。 ...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4-20
香氛手工紙材料包製作技術

手工造紙又往前邁進一步了。林業試驗所將精油微膠囊的技術與手工紙的纖維材料、染料相結合,開發製作香氛手工紙材料包製作技術,於林試所官網中有相關技轉訊息公告。本技術可抄製帶有香氛的手工紙,在體驗手工紙抄紙樂趣的同時享受香氛療癒。 造紙術為於西元105年,東漢蔡倫收集樹皮、破布、漁網等材料,透過煮徨足火、盪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烘乾等繁複的步驟,做出適於書寫的紙張。在此之後,各朝代手工紙造紙技術不斷演進...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2-04-15
咖哩教父的五角香氣圖

放手做咖哩不用技術。 我說了無所畏懼的話,也說了無論誰來烹調,味道都一樣。這麼說來,只要有 工具和食材就結束了?對各位來說是這樣。不過在那之前,我有必須要做的事情。 將香料混合,進行調配與製備。 放手做咖哩確實是非常便利的料理手法,然而不是將冰箱的剩餘食材隨便放入 鍋中就會變得美味。雖然不用動手,鍋子裡必須要「好好工作」。烹調時不用技術,而是測試食譜設計的實力。 香料在鍋中會展現三頭六臂的活躍能力...

Read More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