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Posted by | 2022-06-17
佔地一公頃的兩岸隨緣茶人文藝術園區 邱國雄

「創立於1990年的隨緣陶藝, 地處車水馬龍的中壢鬧區, 在瀰漫著茶香的氛圍中有著如陶般的質樸與堅毅,宜興紫砂壺及雲南普洱茶是其特點; 1994年從中國陶都宜興與各名家合作推廣紫砂壺,同步從香港引進普洱茶,因著良好的品質與服務態度, 逐漸做出口碑,進一步擴展茶的領域,走進雲南各山寨,親自生產監製普洱茶,外銷至東南亞國家,又接了走遍了閩北(武夷岩茶)、閩南(安溪鐵觀音),找尋中國等十大名茶,從此奠下...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1-06-23
慢調子的生活

「世界慢速組織」提出的「慢革命」其實只是重新思索「時間」的定義。一般人所定義的時間,是手錶上直線前進的時間,其單位僅僅是刻度上的分秒時間,然而有一種時間是無法被計算的,希臘文稱之kairos,可以翻譯為時間、光陰或是機會。 從聽故事開始想想慢問題? 一位農夫亟欲聘請伐木工協助農場的建設,終於找到一位年輕力壯的伐木工,這位年輕小夥子的工作表現讓農夫很滿意,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他發現伐木工的熱情漸漸消...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1-02-22
無米樂崑濱伯的有機風向球

他,人稱的崑濱伯,2004年國際紀錄片「無米樂」的最佳男主角。 種田種了一輩子,仍然活到老學到老,2005年他加入了後壁稻米產銷班,2006年米成為全國冠軍米,2006年他開始有機米的試作。 今年,年歲80,獲選為全國十大經典神農,時常受邀在農業推廣的舞台上串流,然而,一切,他說,都是「天公伯」賜的。轉動有機時尚風向球,愛台灣 生長於台南縣後壁鄉的菁寮村,黃崑濱過去是默默耕種的小農,不過在2004...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9-22
如何不灰心喪志

當我們個人的韌性持續成長,也就是我們更有自覺而且不灰心喪志,便能長期在艱困的環境下仍能保持強大。這種能力,每個人天生本具。 我認識一個人,他為洛杉磯的幫派暴力問題做了很多年的社會工作,主要在拉丁美裔社區。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申請經費,所寫的計畫書裡總是樂觀十足:每一件事都在進步!改變正在發生!一切都很好!即使他非常成功地幫助人們找到工作,而且為他們找到生命中積極上進的方向,可是在寫這些計畫書時,他覺得...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7-08
一位力行「五全」照顧的仁醫

我所認識的王英偉是位優秀又慈悲的好醫師。他出身醫師世家,祖父、父親都是醫師,原是位香港僑生,從香港來到臺大醫學系就讀,卻在畢業後自願前往臺灣偏鄉服務,當時花蓮慈濟醫院很缺醫師,他懷著「哪裡需要醫療,我就挺身而去」的理念來到花蓮,既不為名也不為利,這是非常難得的。 王醫師所選擇的家庭醫學科是一個全方位的科別,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這也是健康促進醫院致力推廣的「五全」整體醫療。證...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7-01
我自己的自傳筆記

由一位英文教授,而不是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來寫一本關於亞隆的書,似乎很奇怪,但是長久以來,我一直對小說和心理分析之間的關係深感興趣,而且我針對這個主題寫過幾本書,第一本是《談話治療:文學裡的心理分析》(The Talking Cure: Literary Representatiopns of Psychoanalysis, 1985),探索曾經歷過精神崩潰,並接受了某種治療的知名文學作家,他們...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5-28
永遠掛著笑臉的劉天和

跟時間賽跑的有機異數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想做什麼?生病讓劉天和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重拾健康後的他,覺得自己沒有放棄的權利,因為死不了所以要更珍惜!每天跟時間賽跑,把握每天、分秒必爭,最近一次連絡時,他身在北京,總是來去匆匆,往來於每一個需要他的地方。 凡事躬親,少了層層關卡 6年前就認識了劉天和這位從事有機養殖產業的異數,因為身體健康需要而開始養殖海鱺魚,他誠懇的笑容和總是親力親為的作風令人...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5-15
女力青農不服輸 有機黑木耳美味品質兼具

性別從來不是侷限追夢的框架,當科技與兩性平權的觀念逐漸發展,女性在農業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輔助者,她們不用農夫的妻子或女兒來稱呼介紹自己,而是一個以農業為職業,能夠獨當一面的「農人」,徐韋婷用他的實力證明,身為女生也一樣能在農業闖出一片天。 年輕女孩返鄉轉職當農夫 原先是行銷專業的徐韋婷,完全沒有農業背景,大學畢業後本打算在台北上班工作,沒想到爸爸的健康亮紅燈,她才因此回到宜蘭生活陪伴家人。回到宜蘭...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27
熱心公益 雲林元長鄉的有機南瓜園

每年八月到三月正是南瓜阿成的播種適期,近年則因為氣候不穩定導致許多作物的產期不一。趕在今年最後一批南瓜收成之前,來到雲林元長鄉的有機愛心南瓜園拜訪李華藝與他的有機南瓜。 從頭開始學習的農業子弟 算是農業子弟的李華藝卻對種田沒興趣,國中畢業後就出去找工作,直到四十歲時為了陪伴家人而回到雲林,從事重工業的吊車駕駛。但是駕駛工作時數長又須要常常在外,沒辦法好好陪伴親人。過去家裡是務農剛好有塊休耕的地,與...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22
烘焙師夢想的實現

佛羅里安.敦伯格(Florian Domberger), 敦伯格烘焙坊(Domberger Brot-Werk),柏林,德國 佛羅里安.敦伯格(Florian Domberger) 並非天生就是名烘焙師,儘管麵包一直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佛羅里安曾說:「我幾乎只需要吃麵包配上一點奶油、啤酒和香腸,就可維持生命。」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在貨運的家族事業中工作,佛羅里安也不例外,懂得駕駛卡車、修理引擎...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20
海拔1200公尺的有機高山茶

豆輝健茶院 梁明輝、杜玉倩 三月走進豆輝的茶園,走在山裡、走在雲裡,風光明媚綠葉搖枝,名符其實的有機花園,這就是阿里山得天獨厚的水土風光。位於阿里山中部60-65k的地方,有著梁明輝、杜玉倩的家。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內的樂野是鄒族北四村之一,此地鄒語地名為lalauya(拉拉吾雅),意指美麗的楓香林地,此處長滿楓香的林地,純靜幽雅的猶如人間仙境又稱楓樹之村。 樂野位於石桌附近,交通便利,樂野大部份居...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4-14
走入山間秘境 新竹那羅部落的有機農莊

跟著徐榮偉走在他的農莊裡,比較像是在帶我們參觀他的老家,那羅第五部落的居民大多是自家親戚,每個人都親切的互相招呼讓從台北來訪的我們感受到部落的熱情。在這裡蝴蝶翩翩起舞的不是美麗的花園,而是一大片綠油油的有機高麗菜田,從日治時期就在這山谷開墾的原住民部落,梯田景觀獨樹一格,有著自己迷人的風情特色。 完全沒有農業背景 誤打誤撞進入有機農業 徐榮偉從小就跟著爸媽離開部落到外地生活,原本學財經的他沒有務農...

Read More
Bitna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