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薩 向以智慧著稱,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之師, 在初期大乘經中,是一位卓越的大菩薩。 然在「文殊法門」的經典中, 卻記載著有三位女菩薩勝過文殊。 在上古印度,印度河谷一帶曾經歷過一段母系社會時期,彼時女性為社會之中堅力量,從生產、戰鬥、祭祀等各方面,都由女性擔任要角,除了由女性出任族長外,崇奉之神祇亦以女神為主,荼羅毘堤族(Dravidians,或譯為「達羅毘荼」)人甚至還建立出梵天女性生殖信...
文殊菩薩 向以智慧著稱,為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之師, 在初期大乘經中,是一位卓越的大菩薩。 然在「文殊法門」的經典中, 卻記載著有三位女菩薩勝過文殊。 在上古印度,印度河谷一帶曾經歷過一段母系社會時期,彼時女性為社會之中堅力量,從生產、戰鬥、祭祀等各方面,都由女性擔任要角,除了由女性出任族長外,崇奉之神祇亦以女神為主,荼羅毘堤族(Dravidians,或譯為「達羅毘荼」)人甚至還建立出梵天女性生殖信...
愛心平台 上週讀完《聯合報》有關台中「為愛心配對,待用平台啟動」與宜蘭「跟著Q地圖走,待用餐不斷炊」的報導,昨天又看到「串起待用愛心,家扶願當整合平台」,深感台灣不乏愛心人士,卻苦無適當平台奉獻。在此願分享我的診所充當愛心平台的經驗。 診所掛號區旁,我每天放置十二包五公斤重的白米,註明「愛心米」,遇到「福保」(低收入戶無力繳健保費,由政府買單)或殘障患者,看完診後,我習慣低聲問:「送您一包米,好嗎...
成王敗寇,各有前因莫羨人。 朝代更迭,細說現世的輪迴。 農耕民族安土重遷,男耕女織,而創造出燦爛文明,本不事擴張的,但為了國家命脈,亦須為生存空間而拓展有度。遊牧民族騎在馬背、追逐水草、放牧牛羊,征服遠方,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種本能。在中國長城內外,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經歷數千年的戰爭與和平、碰撞與交融,是人類歷史上最漫長、最反覆、最可歌可泣的一段歷程。本書跳脫傳統書寫歷史的框架,帶你橫跨古今,重...
佛光山舉辦春節平安燈法會,結合了觀光、教育、飲食、娛樂等要素,這是符合眾生的喜好與需求,卻又能巧妙地達到宣揚佛教文化的目的。這樣有色彩的活動,不但是出世與入世的溝通管道,更是人間佛教體現的場域,化解大眾對佛光山的陌生,讓大眾多了跟佛光山接觸、互動的機會,又讓佛光山的出家僧眾對於弘法方式有了不一樣的思考,有了不同以往的突破與發揮。 大師把佛教信仰實際轉化成跟大家生活上有關的作為。人間佛教不是只在寺院...
淨地菩提子,盍得天中天, 觀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 《淨地菩提子》,書名出自南朝梁‧善慧大士的頌,取意佛光山上的飛禽走獸、水族昆蟲等各類生物皆有佛性,如佛菩薩之子,共居佛光淨土。 佛光山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是個生態環境優質而多元的好地方。開山至今,不亂砍伐,而廣植樹林、花草,美化環境,淨化空氣。棲息地多,蜜源豐富,又是諸上善人聚會之處,各類生物聞風紛紛前來定居。 敬邀您一同來閱覽本書,了解...
唐代僧人宗密在《禪源諸詮集都序》中提到禪有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和最上乘禪5種。在唐又有牛頭禪、北宗禪、南宗禪等分類,此後又發展出念佛禪、默照禪、茶禪等,而到了現代,禪又有生活禪、人生禪等等。雖然,禪的種類十分繁多,但禪法修行的過程無一不是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禪法修行無一不是斷除煩惱、令身心清淨平和為目的。日常生活是禪、是修行,而禪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行為。禪是人間的禪、生活的禪,人間佛教對...
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山河大地、黃花翠竹 都是妙諦,都是般若 無一不是佛陀法身的示現 到佛光山的遊人訪客,除了參訪莊嚴的殿堂,走在綠蔭的菩提路上,鳥語花香,彩蝶紛飛,令人忍不住放慢腳步,細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佛光山的生態環境優而多元,植物種類繁多,一年四季,輪番上陣迎賓,展現不同面貌。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育,他說:「佛教是重視自然生態的宗教,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