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至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就會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預防骨質疏鬆要從年輕開始存「骨本」,第一步從...
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至30歲前會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逐漸減少,若骨量流失過多,就會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骼形成許多孔隙,呈現疏鬆的現象,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根據國民健康署106-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一個部位量測出有骨鬆的比率為14.1%,約每7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因此,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預防骨質疏鬆要從年輕開始存「骨本」,第一步從...
52歲的吳媽媽近來常感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半夜難以入睡,還會有突如其來的燥熱感,甚至夜間出現盜汗等症狀,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經由醫師說明後,才了解原來這些都是更年期常見不適的現象。 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許多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婦女大約發生在45至52歲,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0至54歲婦女約有8成、55至59歲婦女則有9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且停...
我所認識的王英偉是位優秀又慈悲的好醫師。他出身醫師世家,祖父、父親都是醫師,原是位香港僑生,從香港來到臺大醫學系就讀,卻在畢業後自願前往臺灣偏鄉服務,當時花蓮慈濟醫院很缺醫師,他懷著「哪裡需要醫療,我就挺身而去」的理念來到花蓮,既不為名也不為利,這是非常難得的。 王醫師所選擇的家庭醫學科是一個全方位的科別,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這也是健康促進醫院致力推廣的「五全」整體醫療。證...
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部分癌友及家屬(照顧者)因擔心疫情而減少出門採買,或選擇可長期存放的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飲食不均衡的問題。為此,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六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素」,呼籲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應挑選優質的食材,正確的烹調,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癌友降低治療的副作用...
為防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019年冠狀病毒 COVID-19)疫情,長者須保持警覺但不必過度緊張,只需透過4撇步,就能提升自身抵抗力,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撇步1、維持正常生活作息 疫情期間,銀髮族在家仍應維持正常作息,保持情緒穩定、維持充足睡眠。白天作息越穩定,晚上入眠時間就越短,睡眠效率、睡眠品質也都獲得改善,也可提升抵抗力。 撇步2、戶外快樂動 長者仍需要走出戶外且適度運動,避免久坐少動,...
心血管疾病並非男性專屬,也是更年期女性的重大疾病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106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女性死因第二位,共奪走8,601條寶貴的性命;如果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相關死因,心血管性疾病共造成每年24,105名女性死亡。圖片來源:CC0 更年期後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倍 小症狀別輕忽 女性在更年期前有荷爾蒙保護,因此容易忽略該疾病的預防,由於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女性荷爾蒙濃度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