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Posted by | 2022-01-20
我的自學過程

我一生沒有進過學校念書,不要說沒有小學畢業,我連幼稚園的畢業證書都沒有,但這不表示我沒有讀書學習。所謂「活到老,學不了」,我到了這把高齡,因為眼睛看不到,還要徒眾輪流讀書給我聽。 人生就是一場學習 回憶幼年,我沒有受過學校教育,也沒有完整的家庭教育,但生性有一個「自我教育」的性格。所謂「自我教育」,就是「自覺」,覺察到自己需要學習做人,需要學習做事,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所以,回想起幼年時期的我,...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1-09-13
沒有任何問題,是必須獨自處理的

所謂「共依存」的現象,普遍地發生在有著難解親子衝突及夫妻失和的家庭裡。在這些功能不良的家庭中,有許多已然長大成人的孩子(亦即小大人們),卡在舊時的關係裡受苦。 什麼是「共依存」呢?當一個人經常感覺羞恥、否認、孤單、恐懼、暴躁易怒,或害怕被拒絕、過於討好與照顧他人,或出現各種成癮行為,哪怕上述症狀有的看似相反、彷彿處於光譜的兩端,其實都暗示著當事人有著不健康的「共依存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書中所述,源...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9-22
如何不灰心喪志

當我們個人的韌性持續成長,也就是我們更有自覺而且不灰心喪志,便能長期在艱困的環境下仍能保持強大。這種能力,每個人天生本具。 我認識一個人,他為洛杉磯的幫派暴力問題做了很多年的社會工作,主要在拉丁美裔社區。他的工作經常需要申請經費,所寫的計畫書裡總是樂觀十足:每一件事都在進步!改變正在發生!一切都很好!即使他非常成功地幫助人們找到工作,而且為他們找到生命中積極上進的方向,可是在寫這些計畫書時,他覺得...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7-01
我自己的自傳筆記

由一位英文教授,而不是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來寫一本關於亞隆的書,似乎很奇怪,但是長久以來,我一直對小說和心理分析之間的關係深感興趣,而且我針對這個主題寫過幾本書,第一本是《談話治療:文學裡的心理分析》(The Talking Cure: Literary Representatiopns of Psychoanalysis, 1985),探索曾經歷過精神崩潰,並接受了某種治療的知名文學作家,他們...

Read More
Posted by | 2020-02-15
一場微小且壯闊的旅程

一個人的名字,也許就是一個符碼,寓意著此生探尋的主題,也寓意著解開後與原本伏藏的智慧再次相遇。 若真是如此,既是「會慢(慧嫚)」又是「不會慢(胡慧嫚)」的我,註定在自身以及(與我相遇的)他者的生命裡,一起開展、共振、陪伴著,從「兩極對立」的拉扯、矛盾與痛苦的誤解偏失,摸索啟程,逐步走向「兩極整合」的自在、寧靜、完整的圓滿實相。 這本書,想和你分享的就是這樣的一段心旅程。 和我的上一本書《溫柔是我,...

Read More
Bitnami